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2个氢氧根离子_____

22个铜原子:_____

3)氯化铝中氯元素显-1_____

4)食盐水中的溶质_____

【答案】2OH 2Cu NaCl

【解析】

1)书写离子符号时,先在相应的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再写出电荷的电性,如果电荷数为1,则省略不写,一个氢氧根离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氢氧根离子的符号为OH,表示多个离子时,在相应的离子符号前写出离子数目即可,所以2个氢氧根离子的符号为2OH,故填2OH

2)铜原子可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即Cu,表示多个原子,在相应的元素符号前面写出原子数目即可,所以2个铜原子的符号写为2Cu,故填2Cu

3)元素的化合价应标注在化学式中相应的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写出化合价的正或负,再写出化合价的数值,氯化铝中氯元素显-1价,故标为:

4)食盐水是氯化钠与水组成的溶液,其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故填NaCl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球大气的演化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在大气。

1)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构成氢气的基本粒子是_____

2)次生大气主要微观成分如图所示。

①写出图中没有出现的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

②太阳远紫外辐射能穿透上层大气到达低空,使D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现在大气中的氮气,最初有一部分是由次生大气中的C物质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两种产物之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_____+2N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美同学在取用生石灰干燥剂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瓶已经膨胀破裂。下面是兴趣小组对生石灰是否变质的探究实验,请你参与到其中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石灰干燥剂能吸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该瓶干燥剂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1:含有CaO;

猜想2:含有Ca(OH)2 ;

猜想3:含有CaCO3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I.取少量干燥剂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试管外壁有热感

含有_______

.向步骤I加水后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含有Ca(OH)2

.向进行完步骤II 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_______

含有CaCO3

(实验分析)小明同学认为步骤Ⅱ不能确定Ca(OH)2是否存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改进实验)小明同学取该瓶干燥剂进行如下实验;

(2)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干燥剂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同学们向实验室提出保存、使用易变质的试剂时的建议,其中合理的是___(填字母)

A 密封保存 B 使用完后及时盖好瓶盖 C 禁止使用这种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电解水

B.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投入到盛有足量同种稀硫酸的两个容器中

C.用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服用胃舒平[主要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成分是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3Fe+2O2Fe3O4B.CaCO3CaO+CO2

C.CuSO4+2NaOH=CuOH2+Na2SO4D.C+2CuO2Cu+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由于地震和海啸,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政府向福岛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主要成分是碘化钾KI),以降低放射性碘-131对人体的伤害.

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未知碘片中碘化钾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图实验:

(查阅资料知:碘化钾易溶于水,而碘化银是不溶于水的黄色沉淀)

1)上述步骤物质M”的化学式为 ,其与碘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步骤“X操作 ;该操作与步骤①中的操作都要用到除烧杯外的另一种玻璃仪器,它是 ,它在步骤中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

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

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图),有一瓶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

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__溶液,理由是__

2)小刚另取样品滴加稀盐酸有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_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品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__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__;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请分析图中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表中地壳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___(”)电子。

2)氯原子和氩原子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4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