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从微观角度着,上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

②从宏观的角度看,上图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③写出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2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

Na

22.99

Mg

24.31

Al

26.98

Si

28.09

P

30.97

S

32.06

Cl

35.45

Ar

39.95

①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Cl B.O、S C.F、Cl D.Cl、Ar

②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7号元素与第l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④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x-y=8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

⑤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PO43-和SO42-

【答案】 分子 BD 2NH3+CO2CO(NH2)2+H2O BC 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合理即可) Mg3N2 S2- BD

【解析】(1)①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②据图可以看出,B表示的是二氧化碳,D表示的是水,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物,故填:BD;

③据图可以看出,A是氨气,B是二氧化碳,C是尿素,D是水,所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化学方程式是:2NH3+CO2 CO(NH2)2+H2O;

(2)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其中OS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所以化学性质相似。F、Cl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所以化学性质相似故填:BC;

②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合理即可)

7号是氮元素,常显-3价,12号是镁元素,常显+2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是氮化镁,其化学式为Mg3N2

④由题意知X-Y=8,故X=8+Y;在原子中X=2+8+Y,故由此可知,图中微粒为离子,即Y=8,故X=8+8=16,因此该微粒为硫离子,离子符号为:S2-

A、NOO2的电子数不同,不是等电子体,错误;B、CON2的原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是等电子体,正确;C、SO2CO2的原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不是等电子体,错误;D、PO43-SO42-的原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是等电子体,正确故填:B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中,所依据的原理正确的是  

选项

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

分离原理

A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利用氮气和氧气的熔点不同

B

将石油分馏得到石油产品

石油中各成分的密度不同

C

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

硝酸钾和氯化钠分解温度不同

D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氯化钠和泥沙的溶解性不同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粒子有12个质子

B. 该粒子有2个电子层

C. 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D. 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共享服务的自行车,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年轻人的喜爱.

(1)“低碳出行低碳指的是较低的_____气体排放;

(2)如图所示自行车中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选填一个序号);

(3)铁车架的表面刷油漆能防止锈蚀,其原因是_____

(4)扫描二维码可以租用共享单车,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用PVC不干胶贴纸.PVC[化学式(C2H3Cl)n]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也可以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 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B. X属于有机化合物

C. 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 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无论在化学世界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酸是广泛存在而又非常重要的物质。下面对常见的酸——硫酸的部分性 质进行探究。

(1)浓硫酸的特性

①向一个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浓硫酸,总质量为m1;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总质量为m2,那么,m1_____m2(选填“>、=、<")。

②如图所示,将水滴入装有浓硫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和木板用熔化的石蜡粘在一起),观察到液滴四溅。据此分析,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稀释浓硫酸时, 一定要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

B.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 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C.浓硫酸充分溶于水后,可以将锥形瓶从木板上轻轻提离

(2)与金属反应

向装有镁、铁、铜的A、B、C三只试管中(如图),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______(填序号);请写出反应最剧烈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与非金属反应

将冷的浓硫酸加入到装有碳粉的圆底烧瓶中,无明显现象;加热该混合物,有大量气泡产生,现对导出的气体成分进行验证。

(查阅资料)

①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时,除了生成水之外,还生成二氧化碳和碳的一种氧化物;

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中二氧化硫还能使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验证)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温馨提示丁装置的A、B、C中均装有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①为了完成对导出气体的验证,请将上述装置进行正确的连接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②请完成下表中的相关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乙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

证明碳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碳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碳而不是一氧化碳

丁装置A中溶液褪色

丁装置C中溶液不褪色

证明气体中有___________

装置C的作用______________

戊中白色固体变蓝

证明气体中有水蒸气

(获得结论)碳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知识拓展)化学反应的进行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反应条件都有一定关系。酸不仅仅能与某些金属反应,还能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碳时,导管口a应与____________(“b"“c”)相连。

(2)实验室用装置甲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用所示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收集满二氧化碳,再倒入约体积的紫色石蕊试液,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

(4)往图丁的烧杯中缓缓通入二氧化碳,超薄材料做成的内充空气的气球会慢慢浮起,由此得到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能供给呼吸,C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D是黑色固体,E溶液呈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生成D的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为实验室常用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当气泡_____时开始收集。

(3)已知浓氨水和生石灰在常温下反应,可制得易溶于水的NH3.用该法制NH3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标号),收集装置是_____(填标号)。

(4)如图2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①不支持燃烧;②_____;③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