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现有仪器如下图所示(导管、橡皮塞等未画出):

(识别仪器)写出仪器i的名称______

(实践研究)

(1)某同学选用a、c、d、f、j等组装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上述仪器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一定用不到的是_______(填仪器编号),该发生装置也可用于制取氢气,写出实验室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若要用如图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从______(填“a”或“b”)导管通入,并用此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4)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现有一根洁净的铜丝,实验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然后将其灼烧(2Cu+O22CuO)。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图所示(己略去夹持装置):

① 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_____(填字母)。

A.收集到更多的O2 B.加快反应速率 C.没有影响

② 改进后的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5)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A~G所示装置对氨气的制取、性质进行探究:

①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氨气的性质,D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_____(填“E”、“F”或“G”)。

③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

【答案】长颈漏斗 2KClO32KCl+3O2 CaCO3+2HCl=CaCl2+CO2↑+H2O f Zn+H2SO4=ZnSO4+H2 a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b处,木条熄灭 B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酚酞溶液变红 G 防止液体倒吸炸裂试管

【解析】

识别仪器仪器i是长颈漏斗。

(1)用铁架台、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等组装制取氧气,则是用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2KCl+3O2↑。

(2)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CO2↑+H2O,制取二氧化碳常温反应,不需要酒精灯。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Zn+H2SO4=ZnSO4+H2↑。

(3)如果用图(3)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进入以后占据下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上方空间而易从b端排出,所以二氧化碳从a端进入。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b处有二氧化碳说明收集满了二氧化碳。

(4)①铜丝绕成螺旋状,增大了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反应速率,故选B。②可通过抽动铜丝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填: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5)①氨气易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酚酞试液中含有水,氨气进入装置C中,所以装置C中变红。②氨气是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会污染空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如果用装置F收集,会有部分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去,故选G。③装置B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流入装置A中,使试管炸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白银做容器有杀菌作用,净化水质。如图是银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银是金属元素 B. 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7.9g

C. 银原子的电子数为47 D. 银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A所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中看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D装置则不能。否定B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

(3)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物不变的前提下对C装置可以进行改进,你改进的措施是 _______

(4)D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结果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你认为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①NaOH浓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②浓硫酸有吸水性,常用做气体的干燥剂

③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下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 cm,试管容积为20 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2

加入2mLNaOH浓溶液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3

先加入2mL浓硫酸

再通入约4mL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4

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

再充满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5

先加入2mL蒸馏水

再通入约4mLCO2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

至第20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___________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___(填编号)。

(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和稀有气体无关,其理由是__________

(7)由质量守恒定律推测,镁条变黑后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中经常要根据实验内容选择相应的仪器和装置。

(1)实验室制取甲烷可以排水法收集,说明甲烷具有 ___________的性质,如图装置既可以用于排空气法又可以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无论瓶内装满空气还是装满水,收集气体时,制得的气体都从a端进入,该气体是 ______(填序号)。

A.O2 B.CO2 C.H2

(2)将下列操作需要配合使用的仪器名称写在相应空格内(如下图所示)。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________ 加热烧杯中的水__________移动高温的蒸发皿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装置常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若要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应选择收集装置_________

(2)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3)若用A、D装置组合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 开始加热时,导管口出现气泡立即收集

② 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③ 在装药品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若要用C装置盛满水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端进入(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示中,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 表示氧原子,则其中表示氧化物的图框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文字表达式。

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

(1)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_____________

(3)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___

(4)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最终使火柴杆着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o”、“●”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1)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

(2)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

(3)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