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化学课上,同学们为了解碳酸氢钠的性质,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有气体逸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一定含有硫酸钠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成分,因此进行了猜想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用品)pH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

猜想一: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

猜想三:硫酸钠、硫酸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如表实验现象中的空格。

实验方案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试纸变色,对照标准比色卡,pH7

_____

实验结论

猜想二不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

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一处明显的操作错误是_____

2)有同学对实验方案B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出猜想三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你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

【答案】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无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C实验中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 氯化钡与硫酸钠也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反应后的溶液,若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则猜想三正确

【解析】

碳酸氢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

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实验探究]猜想二不正确,说明无碳酸氢钠,加入硫酸不会产生气体,猜想三正确,说明含有硫酸,测得的pH小于7,加入锌片则稀硫酸与锌反应产生氢气,故填:

 实验方案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无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试纸变色,对照标准比色卡,pH7

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

猜想二不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C实验中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故填:C实验中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

2B实验中氯化钡不仅能与硫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也能与硫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填:氯化钡与硫酸钠也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总结提高]要设计不同的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可以利用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加入氧化铜粉末,观察到氧化铜粉末溶解后溶液变成蓝色,则猜想三正确。

故填: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反应后的溶液,若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则猜想三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小明同学为表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质绘制下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该图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在图中C处应填入的微粒为______(填化学式)。

2)向稀盐酸中分别逐渐加入下列物质,溶液pH几乎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A.固体 B.浓盐酸 C.固体

3)将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与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相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_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此时若向该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其实验现象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叫盐酸。

HCl气体 盐酸

(1)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NaHCO3粉末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出HCl气体和盐酸的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_______________(水分子不用画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甲、乙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乙

C. t2℃时,将50g甲加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溶液

D. t2℃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

B. 化学反应前后,氢原子数目减少

C. 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1514

D. 一个Y分子和一个W分子中均含有10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

1______℃时,ac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把20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______(填字母,下同)若将温度降低到t1℃时,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A ca=b B ba=c

C abc D bac

3t1℃时,从含有ac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分离出 c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pH能定量描述溶液酸碱性的强弱。有人对pH的含义提出了下列猜测,其中正确的是(  )

A. pH表示的是溶液中所含酸或碱的质量分数

B. pH大小与一定量溶液中所含的数量多少有关

C. pH与酸的化学式有关,与溶液中水的含量无关

D. pH与溶液中所含的没有任何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

C. 对比①、②中b处现象,可知燃烧需要氧气

D. 对比②中ab处现象,可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A. 反应前后均为混合物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①②⑤

D. 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