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钙片的标签如图所示,且钙片中只有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为测定其真实的含钙量,小东取10片钙片放入盛足量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再称取烧杯和剩余物的总质量。

小东做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质的质量/ g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反应前:烧杯+盐酸

22

22

22

22

10片钙片

8

8

8

8

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26.7

26.5

26.9

26.7

(1)请列式计算每片此钙片含碳酸钙的质量_______

(2)请通过计算说明此标签中的含钙量是否合理_______

【答案】 3.3g, 此标签中的含钙量不合理。

【解析】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22g+8g-26.7g=3.3g

10片钙片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3.3g

x==7.5g

因此每片此钙片含碳酸钙的质量为7.5g÷10=0.75g

2)每片此钙片的含钙量为:0.75g× ×100%=0.3g0.75g,标签中的含钙量不合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测定某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样品中的杂质不含铁元素,且不溶于水和酸;草酸(H2C2O4)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CO2COH2O,碱石灰主要成分为生石灰与氢氧化钠固体。请回答:

(问题讨论)

1)进入E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BCD中依次是_____(填序号)。

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CG装置的作用分别是_____

(数据处理)称取样品5.0g,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称量F装置,发现比反应前增重3.3g,则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实验反思)(1)该实验装置有一明显缺陷是_____

2)如果没有G装置,则测得的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偏或“无影响”)。

(迁移应用)试计算,加热分解90t质量分数为20%的草酸溶液,能制得多少一氧化碳?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MgSO4Na2SO4的浴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

S/g

MgSO4

33.7

38.9

44.5

50.6

54.6

55.8

Na2SO4

19.5

40.8

48.8

47.5

45.3

44.8

A. 甲为Na2SO4

B. 应介于40-50℃之间

C. 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的过程中,一直有晶体析出

D. bc点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大于a点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H2前一定要验纯

D. 通常情况下,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碳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组成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CO2来实现的,如图是碳循环主要途径的模式图。

1)结合图,下列关于碳循环的认识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

A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B碳循环过程只涉及到化学变化

C碳循环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D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碳循环中的下列变化

动物体内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

消耗二氧化碳的一种方式_____

3)从化学的视角看物质

目前,人们对二氧化碳的评论褒贬不一,请列举有力的证据取论证褒贬两方面的观点。

要求:表达完整,因果关系清晰明确一个角度举出一个事例即可字数分别控制在30字内。

有益处:_____

有害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______(混合物纯净物”)

(2)从变化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常温下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将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1/10体积,其主要成分是_____

(3)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_____

②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写出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代号)。选用该装置的理由是_____;可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实验结束时,某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

4)用B装置制取氧气长颈漏斗伸入面下的原因_____

5)实验室制取H2是用固态的锌粒和液态的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进行的,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填写装置序号),可以用DE装置收集H2,说明H2具有__________等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 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 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 t1℃时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写出 A 的化学式________,其常见用途为________(写一条)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4)反应________(放热吸热”)反应。

(5)反应是工业上生产漂白粉的原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