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连霍高速公路桥上有一辆运载鞭炮的汽车发生爆炸,爆炸产生大量SO2、附近有很浓的刺激性气味,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闻到气味的原因是_________SO2会造成酸雨的产生,酸雨的PH______7 (填“>”“=”“<”)它能使紫色石蕊变_________,它的危害之一是使土壤酸化,要中和酸性土壤应选用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中SO2S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答案】二氧化硫分子在不断运动 < 变红 +4

【解析】

汽车发生爆炸,爆炸产生大量SO2、附近有很浓的刺激性气味,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闻到气味的原因是二氧化硫分子在不断运动,SO2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会造成酸雨的产生,酸雨的pH<7,能使紫色石蕊变变红,它的危害之一是使土壤酸化,要中和酸性土壤应选用氢氧化钙,化学式为,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故SO2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阿斯匹林(分子式为C9H8O4)是一种常用解热镇痛药,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头痛等疾病。某阿斯匹林肠溶片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1)阿斯匹林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

(2)阿斯匹林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25mg阿斯匹林中含碳元素的质量_________

(3)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时,病人每天服用阿斯匹林肠溶片的最大量是_________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 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80g a溶液

D 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22.6g,将其加入到200g水中配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89g氯化镁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11.6g沉淀(不考虑过滤中物质质量的损失)。计算:

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得CO2,并验证CO2性质的实验。

1)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乙同学在实验时闻到制得的CO2有些刺激性气味,于是乙同学对气味的来源以及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酸性物质产生了疑问。

(乙同学的猜想)甲同学用的盐酸浓度大或者产生气体流速大导致氯化氢逸出。

甲、乙两同学经过认真设计、反复思考,设计如下实验来解决乙同学的疑问:

(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下(两个实验中所用盐酸及紫色石蕊溶液与上图中所用的盐酸和石蕊溶液一样,且酸的体积和石蕊的体积都相同,夹持装置已略去)。

实验1

实验2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紫色石蕊试液无变化

(实验解释)

乙同学进行猜想与假设的依据是_____

老师提示如果用实验1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需要在两个试管之间增加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该装置中盛放的药品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

实验2的结论是_____

3)上图的C装置是想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实验过程中看到瓶内不断有气泡产出,但溶液始终没有明显变化,所以得不到正确的结论。

实验结束后,老师把A试管中的液体全部倒入C瓶,发现开始有气泡产生,后来产生白色沉淀。产生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由此间接证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能反应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水、氢氧化钠反应。

(反思)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只能用稀盐酸,用浓盐酸的后果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次用餐中,小丽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好奇,于是她决定买回一袋,对其进行研究.

(收集资料)通过阅读标签及查阅资料,她获得如下信息:

1)该固体酒精中含有酒精、氢氧化钠等物质.

2)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

(提出问题)

1)酒精的化学式与NaOH相比,都有“OH”,那么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显碱性?请同学们帮小丽同学从下面试剂中选择合适试剂进行鉴别_____(填序号)

A硫酸铜 B氯化钠 C硝酸钾 D酚酞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猜想)

猜想一:没有变质,只含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全部变质,只含有碳酸钠

猜想三:部分变质,含有________

请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取了少量固体酒精溶于足量水,充分溶解并过滤,取少量上述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液体呈红色,甲同学认为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于是小丽同学和同学们经过讨论并请教老师后,进行了实验探究.请帮她完成下面实验报告(写出详细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猜想一不成立

再取少量滤液于试管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

反应后,再加入_____

有白色沉淀产生,

溶液_____

则猜想_____成立

(拓展应用)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方法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盛有一定质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B.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Zn粉、Fe

C. 向盛有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H2SO4至过量

D. 向稀盐酸与Mg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水,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B.温度高于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可能大于乙

D.t2℃时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下列图示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图①③对应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lO

B.图②④对应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C.图①②④对应的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D.氯的质子数是17,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