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 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80g a溶液

D 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答案】A bac

【解析】

A.据图可以看出,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

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错误;

Ct2℃时,a的溶解度为25g,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75g a溶液,错误;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液组成不变,而c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固体而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故填:A ba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H2SO4+2NaOH═Na2SO4+2H2O

B. 2H2O2H2↑+O2

C. 2CO+O22CO2

D. 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G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金属氧化物,与A反应能生成一种常见的碱。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D_____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E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请写出其中一点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稀氯化铜溶液中,出现蓝绿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该同学对生成蓝绿色而不是蓝色固体的现象产生疑惑。

(查阅资料)

(1)CuCl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蓝色固体(Cu(OH)2),在氢氧化钠较少的情况下会生成蓝绿色碱式氯化铜(Cux(OH)yClz),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

(2)Cu(OH)260℃开始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100℃分解完全。碱式氯化铜在300℃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氯化氢,在400℃分解完全。

(猜测)蓝绿色固体可能是:①Cu(OH)2;②Cux(OH)yClz晶体;③___

猜想①的理由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该同学取31.25g蓝绿色固体,加热至100℃出现黑色固体。则猜想___不正确。继续加热到400℃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如图___(选填”)装置(装置中药品足量)

实验数据:①最终得到剩余固体24.00g

②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得到固体14.35g

加热前

100

400

250.00g

251.80g

253.60g

③浓硫酸装置中数据如表。

(延伸)

(1)碱式氯化铜常作为动物饲料的添加剂,则该碱式氯化铜与胃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为使实验中生成蓝色固体,少出现蓝绿色固体,应作___改进(选填序号)

a.实验中将氯化铜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实验中应提供足量、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

c.实验应该在80℃的水浴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 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2Fe+3CuSO4Fe2SO43+3Cu

B.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22CO2

C. 验证FeZn的金属活动性:Zn+FeCl2ZnCl2+Fe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хх”钙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该钙片主要成分碳酸钙,主要成分碳酸钙由_____种元素组成.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每片钙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确认标签中碳酸钙的含量是否真实,决定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目标:测定该钙片主要成分碳酸钙的含量.

实验原理:取一定质量的钙片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量生成的CO2的质量(已知该状态下CO2的密度),然后计算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利用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再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思考提出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请你参与他们对实验方案的讨论、取舍.

方案一;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反应后右侧注射器(注射器最大量程为20mL)内收集到气体

的量来进行计算.

1)同学们观看了他的设计后,都认为该方案中样品的取用的量需要一定的控制,这是因为_____

2)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注射器的摩擦会影响生成的CO2的完全收集.

方案二: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与甲同学的相比,仅仅在收集方法上不同.

1)同学们观看了他的设计后,都认为所测得CO2气体的体积将会_____(填偏大或偏小),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____,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广口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2)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把装置改进后测得生成的CO2气体体积会偏大,你认为他们的最主要理由是_____

方案三: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同学们观看后一致认可他的设计,并按照他的思路设计了以下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加入10片钙片和水;

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

AB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

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 mL(经查,该气体密度为ρg/L);

计算气体的质量.

实验反思:

1)丙同学在实验前将钙片全磨成粉末状,你认为他的目的是:_____

2)同学们都认为丙同学的设计中最经典的是连接仪器A和仪器B的橡胶管E,你认为橡胶管E的作用是:_____

3)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如图准备好装置,在CD两管中装好水且液面相平,提高D管,_____,则气密性良好;

4)通常实验前须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还是重新实验:清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

实验结论:经多次实验(钙片都是10片),所得CO2气体的平均质量是6.82g,请你最后计算确认标签中碳酸钙的含量是_____(填“真实”或“不真实”)的.(最后一空不需要写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图示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属于不同类别,C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生成另一种物质。分析推理,回答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_____DE反应的实质为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补钙药剂的标签主要内容如图所示,现测定该钙片含量是否符合标注,做如下实验:取10片该钙片,放入干燥、洁净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50g某浓度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钙片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和稀

盐酸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反应后称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4.5g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质量;______

2)通过计算说明每片钙片实际钙含量。说明是否与标注相符?______

3)试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为了检验家里购买的硫酸铵化肥是否合格,他称取27.5g化肥样品与足量浓烧碱溶液加热,产生的氨气用100.0g废硫酸吸收。测得吸收氨气的溶液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假设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涉及的反应为:(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2NH3+H2SO4═(NH42SO4.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氨气_____g

2)该化肥的含氮量为_____(精确到0.1%),则这种化肥属于_____ (填:“合格”或“不合格”。合格硫酸铵含氮量为20%以上)产品。

3)请计算废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