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按照如图所示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

(3)实验后溶液pH__(小于”“等于大于”)7。

【答案】 NaOH + HCl === NaCl + H2O 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小于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和反应的实验。

(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 + HCl=== NaCl+ H2O

(2)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在这个过程中,pH值逐渐降低,会由碱性变为中性,到最后盐酸过量时变为酸性,酚酞在碱性时为红色,碱性和中性为无色,所以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3)实验过程中滴入盐酸过量实验后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小于7。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如图是空气中一些气体的用途:

其中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序号,下同)。属于氮气用途的是________,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稀有气体的用途除了上图中的用途外还可以用作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可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根据下表数据判断。

物质

H2

N2

O2

NH3

沸点/

252.8

195.8

183.0

33.35

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在195.8<T<________℃时,可以将液态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分离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无论在化学世界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酸是广泛存在而又非常重要的物质。下面对常见的酸——硫酸的部分性 质进行探究。

(1)浓硫酸的特性

①向一个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浓硫酸,总质量为m1;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总质量为m2,那么,m1_____m2(选填“>、=、<")。

②如图所示,将水滴入装有浓硫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和木板用熔化的石蜡粘在一起),观察到液滴四溅。据此分析,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稀释浓硫酸时, 一定要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

B.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 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C.浓硫酸充分溶于水后,可以将锥形瓶从木板上轻轻提离

(2)与金属反应

向装有镁、铁、铜的A、B、C三只试管中(如图),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______(填序号);请写出反应最剧烈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与非金属反应

将冷的浓硫酸加入到装有碳粉的圆底烧瓶中,无明显现象;加热该混合物,有大量气泡产生,现对导出的气体成分进行验证。

(查阅资料)

①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时,除了生成水之外,还生成二氧化碳和碳的一种氧化物;

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中二氧化硫还能使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验证)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温馨提示丁装置的A、B、C中均装有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①为了完成对导出气体的验证,请将上述装置进行正确的连接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②请完成下表中的相关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乙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

证明碳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碳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碳而不是一氧化碳

丁装置A中溶液褪色

丁装置C中溶液不褪色

证明气体中有___________

装置C的作用______________

戊中白色固体变蓝

证明气体中有水蒸气

(获得结论)碳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知识拓展)化学反应的进行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反应条件都有一定关系。酸不仅仅能与某些金属反应,还能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阅资料)硫酸钡(BaSO4)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硫酸和硝酸。

(实验与探究)

内容

现象

实验解析

结论

实验一

_____

化学方程式是: K2CO3+H2SO4=K2SO4+H2O+CO2

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__或有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实验二

_____

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__

实验三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实质是: Ba2++SO42-=BaSO4

实验三结束后,某同学出于好奇,把实验三试管里的上层清液a倒入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a中逐滴滴加K2CO3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请你判断原清液a中的溶质是_____

(拓展与应用)将稀盐酸Ca(OH)2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任意两种溶液相混合,写出能发生反应且有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能供给呼吸,C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D是黑色固体,E溶液呈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生成D的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的下列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氧(支持燃烧)

B.金属铜(制电线)

C.活性炭(做防毒面具的吸附剂)

D.不锈钢(做水壶)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NaCl、NaOH、Na2CO3、Na2SO4、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少量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M,进行下图实验。

试推断

(1)白色沉淀B______ (填化学式)。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

(3)无色滤液2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通过上述实验可知还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为进步确定,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某兴趣小组探究Fe、Cu、Ag、R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R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为+2价),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A所示,将四根打磨过的金属丝同时插入盛有不同溶液的烧杯中。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铁丝替换为R进行实验,如图B所示。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可得出Fe、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_,写出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防止铁被锈蚀,我们常在铁制品的表面涂抹一层油漆,主要为了隔绝空气中的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3)地球上的矿物是不可再生资源,下列对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

A.合理开采金属矿物 B.禁止使用金属制品 C.回收废弃旧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该产品中其它物质不与NaOH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A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求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___________g(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