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8℃时,将40gKNO3溶于100g水得到饱和溶液

B. 43℃的Na2CO3饱和溶液升高10℃,有晶体析出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40℃降温至23℃,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m(NaCl)m(KNO3)m(Na2CO3)

D. 除去KNO3中混有的Na2CO3,可在40 ℃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过滤

【答案】B

【解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A28℃时,硝酸钾溶解度大于40g,将40gKNO3溶于100g水得到不饱和溶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温度大于43℃,升高温度Na2CO3的溶解度减小,饱和溶液升高10℃,有晶体析出,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不知道,无法比较,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温度小于40℃ KNO3Na2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相似,降温结晶不能除去KNO3中混有的Na2CO3,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和硫酸钠中的一种和两种,张南和小岗同学想对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两位同学完成如下实验及回答相关问题。

张南和小岗同学首先将白色粉末配成溶液,以下简称样品,如图1

(实验探究1)张南同学取少许于试管中,向此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稀硫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再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他得出白色粉末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的结论。

(实验探究2)小岗同学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BaCl2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再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当出现_____的现象。他得出和张南同样的结论,即白色粉末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

(结论与交流)张南和小岗两位同学经过讨论,觉得两个实验都不严谨,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探究1,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理由是_____。实验探究二的改进方法是_____,张南和小岗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决定进行哪一项验证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3)张南和小岗两位同学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先向此溶液中滴加_____,再向其中滴加_____,出现了白色沉淀,他得出白色粉末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的结论。

(反思与结论)从上述实验得出的经验是:用化学实验的方法验证某种物质的存在,不仅所加试剂与被检验物质发生反应,有明显实验现象,还需要考虑是加试剂_____,才能验证物质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同学们构建的关于氧气的部分知识网络,请你由图回答: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该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

3)从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例说明氧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书写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1)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

2)碳酸氢铵加热_______________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

5)蜡烛燃烧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氟元素和钙元素的本质区是_____________

2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酸奶作为世界公认的长寿食品之一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酸奶中的酸味来自乳酸(化学式为C3H6O3)。

1)酸奶主要提供人类营养物质中的哪一类?_____。乳酸在人体内可被完全氧化为CO2H2O1.8g乳酸完全氧化消耗O2的质量为_____g

2)为了测定某品牌酸奶中乳酸的含量,振华同学取100mL酸奶和100mL蒸馏水于烧杯中,慢慢滴入0.4%NaOH溶液并不断搅拌,用传感器测得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计算该酸奶中乳酸的含量为_____克每升。

(已知:乳酸的钠盐可表示为CH3CH(OH)COONa,测定所用NaOH溶液的密度为1.0g/mL,计算结果精确到0.01,无计算过程不给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氢分子(H2)和氧分子(O2)运动的示意图。

(1)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有____________

(3)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如利用制得的氢气(H2)和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N2)合成氨气(NH3),下列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

1)根据上述流程写出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2)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氮气与氧气分离,这一过程是_____变化(填物理化学)。根据下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 NH3 N2H2分离开来,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以下。

物质

H2

N2

NH3

沸点/℃

-252

-195.8

-33.35

3)用分别表示 N2H2NH3,用表示催化剂,观察下列微观图,合成氨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顺序为_____(将下面三张图用序号排列)。

4)上述流程中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前该同学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将集气瓶内液面以上的空间按体积平均分成五份,集气瓶和烧杯中的水量充足,装置的密闭性良好,并进行了规范的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点燃红磷前的操作是______

2)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集气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4)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液面明显高于刻度1,请你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