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将30ga加入100g水中,可得到120g溶液

B.P点表示t1℃时ac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溶解等量的abc三种物质,需要水的质量顺序为:a<b<c

D.t1℃时abc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

【答案】B

【解析】

At1时,物质a的溶解度是20g,表述的含义是:t1时,在100g的水中,物质a达到饱和状态时可以溶解20g。所以当加入30g物质a时,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此时溶液的质量为:20g+100g=120g。故A说法正确;

BP点是物质a和物质c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的含义是在t1时,物质a和物质c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由于没有确定溶液是否饱和,不能确定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故B说法错误;

C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abc。根据溶解度涵义,当三种物质质量相等时,需要水的质量相反,为cba。故C说法正确;

D、将t1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b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没有溶质析出,c依然是饱和溶液。但是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有溶质析出,故t2时,c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因为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在升温后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所以质量分数的顺序是b>a>c。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E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___种元素,其中C图所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__周期;

(2)写出B图所示的粒子符号______________

(3)由A、C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种化肥广告内容,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NH4NO3读作______,是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氢、氮、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

2)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判断该广告是否属于虚假广告?_________

350千克NH4NO3与多少千克 NH4HCO3(碳酸氢铵)的肥效相同(即含氮元素质量相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

B.恢复至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

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 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课外阅读中得知:氢氧化铜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Ca(OH)2=CuO+X),于是用CuSO4溶液与KOH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铜,并对氢氧化铜进行加热。

(1)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____

(2)制取氢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小明在加热氢氧化铜时,发现蓝色固体先变成黑色;继续高温灼烧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同时有气体产生。为弄清这种红色固体的成份,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查阅资料)CuCu2O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H2SO4=Cu+CuSO4+H2O

(提出猜想)红色固体是:Ⅰ.Cu;Ⅱ.Cu2O;Ⅲ.____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取灼烧后的红色固体1.44g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并充分震荡,静置。

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固体减少。

1.44g红色固体一定有:②____

②过滤、洗涤、干燥。

得红色固体

(进行实验)

(结论分析)

③据上述实验现象,小明认为猜想Ⅲ正确。但有同学认为小明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___也有相同的现象。

④为了进一步确定1.44g红色固体的成分,同学们将充分反应的固体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为1.24g,通过计算后确定猜想Ⅲ正确,请你计算出1.44g红色固体中Cu____gCu2O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钢铁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石(主要含Fe2O3)、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请回答:(1)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是__________(填放热吸热)反应。

2)用足量的CO还原4.0g某种铁的氧化物,生成的气体全部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得到沉淀7.5g,则这种铁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某学校两个化学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欲用他们完成各自的探究实验。

1)第一小组的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制取二氧化碳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常含有少量的盐酸,欲除净氯化钙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盐酸,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最好加入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 生石灰 B 石灰水 C 石灰石粉末 D 纯碱

2)第二小组的同学欲用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测定某不纯氧化铁样品(杂质中只含铁)的组成,所选装置按一氧化碳气体→E→D→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假设能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①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充分反应后,测得装置E中固体的质量为ag,装置D中的质量增加bg,则反应前原固体混合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④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实验方案设计还存在不完善之处,你的具体改进方案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氯酸钾

580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l1)

370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____________与实验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1)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_____不变;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再探究 (探究一种因素即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也是学习化学的方法。

1)如图A,在空气中点燃金属镁,请描述该反应发生的现象______

2)图B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点燃金属镁时,每一个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每一个氧原子得到两个电子,镁原子和氧原子分别变化为镁离子和氧离子,阴阳离子相互吸引从而形成氧化镁这种物质。镁原子与镁离子以及氧原子与氧离子由于____________相同分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没有变化,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上反应过程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