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____克;

2)在t2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

3)分别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 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_______

【答案】a A BAC

【解析】

1)在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ag,因为在该温度下AC有交点;

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B的溶解度减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AB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所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所得溶液的分析错误的是(

A. 溶质质量:甲>乙B. 溶质质量分数:甲=

C. 溶剂质量:甲<乙D. 溶液状态: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汞原子,如图是氧化汞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

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C+O2CO2

B. CO+CuOCu+CO2

C. 2KMnO4K2MnO4+MnO2+O2

D. Na2CO3+Ca(OH)2═CaCO3↓+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了防止空气污染,用氢氧化钠溶液 来吸收二氧化硫。下面是该同学实验与计算过程:

1)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用天平称取_____g的氢氧化钠,放入烧杯中,用_____(填仪器名称)量取(水的密度为1g/cm3_____mL水,加入上述烧杯中,搅拌,完全溶解,备用。

2)如图所示,硫燃烧后,用针筒将所配制的NaOH溶液注入集气瓶中。若集气瓶中生成0.32g的二氧化硫,将其完全吸收,针筒要吸取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假设 NaOH 溶液吸收SO2时只发生如下反应:SO2+2NaOHNa2S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1时,13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0g的甲

C. t1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 t2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员发现一包装袋有些破损的药品,经过一个酷热的暑假,袋里的药品变少了,但并没发现药品撒落地上,只见标签上留有碳酸氢三字,于是实验员组织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对其变少的原因和成分进行探究.回答:

1)同学们用控制温度的方法进行探究,可选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选项);

A样品加水溶解 B暴晒样品

C样品放入冰箱冷冻 D样品加入盐酸

2)探究小组用如图1的加热方法进行探究,此装置的优点是_____(填选项,可多选);

A加热使反应速率加快,提高效率

B该装置简约易操作

C铁制的三角架有良好的导热性

(资料一:2NaHCO3Na2CO3(固体)+H2O+CO2

3)在(2)的实验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样品不见了,于是,甲同学认为该药品是碳酸氢钠,小组经讨论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_____

(资料二:碱石灰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干燥剂和吸收剂,可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4)取样品进行如图2的实验:图中碱石灰吸收了样品分解产生的H2OCO2,还产生了一种气体使烧杯中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溶液的pH_____7(填<、>或=),样品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5)同学们将药品装瓶,贴好标签,将此药品保存在_____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铝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

(1)铝元素的含量居地壳中所有元素的第__________位,将铝块拉成细丝、压成薄片是利用铝的__________性。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图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写出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冰晶石在工业制取金属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硫酸铝和氟化钠(NaF)在共熔条件下反应生成冰晶石(Na3AlF6),同时得到硫酸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要用80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如图是他配置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示意图.

1)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不能将固体直接放在纸上称量的原因是__

2)在配置上述溶液时,下列操作失误,会引起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__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有少量的水溅出

3)一周后,化学兴趣小组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上周实验时取用氢氧化钠固体后忘记盖上瓶盖,老师告知,此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但未知变质程度,为此,该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和BaCl2溶液都呈中性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

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程度如何?

(实验设计)

化学兴趣小组分成甲、乙两组进行实验探究.

甲组方案: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入CaOH2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静置,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乙组不同意甲组的观点,请说明理由:__

乙组方案:根据如下提供的药品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完成下表.

提供的药品:酚酞试液,CaCl2溶液,CaOH2溶液,稀盐酸,BaCl2溶液,蒸馏水.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a.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于试管中

b.加蒸馏水完全溶解

c__

d__

__

__

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