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含有较多FeSO4,为综合利用FeSO4,他们设计一下工艺流程:

(1)操作的名称是 ______ ,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______

(2)在上述流程图中使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是操作_____

(3)整个实验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______ (用名称表示);煅烧生成的Fe2O3可用于工业炼铁,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4)该工艺流程中制取的(NH4)2SO4在农业上可以用作 ______

【答案】 过滤, 漏斗 二氧化碳 Fe2O3+3CO2Fe+3CO2 氮肥

【解析】(1)操作①是用来分离沉淀和液体的方法,是过滤操作,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2)据图分析,只有在步骤三中铁有+2价变成+3价,其他步骤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碳酸亚铁煅烧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4)硫酸铵中含有农作物所需要的氮元素,在农业上可以用作氮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写出一个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序号);如果用E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A所示是近年新命名的元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_________

(2)由B、C两种微粒构成的物质化学式为_____

汽车尾气在装有催化剂的净化器中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3)该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__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可用___________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液50g

①需要固体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______g,水___________mL(水的密度1g∕cm3)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钠时,移动好游码,向托盘中加入氯化钠,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液(密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水________g。

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量筒、玻璃棒和烧杯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观察发现,样品表面有白色粉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1)该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该样品中只含Na2CO3

猜想Ⅲ:部分变质,该样品中含有NaOH和Na2CO3

(实验探究1)为确定该样品成分,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

足量的________

白色沉淀产生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②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

取滤液加入________

________

证明猜想Ⅲ成立

(提出问题2)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探究2)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设计的实验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极易变质,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操作B的名称为________,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烧杯和玻璃棒。

⑵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⑶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________(选填“<”、“=”或“>”)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实验探究3)为了测定NaOH的纯度,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

已知:CO2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⑷B中集气瓶盛放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理由是________

⑸取10g样品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可知产生了CO20.44g,求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锌粒加入到浓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出,他们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浓硫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

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

【提出猜想】

甲:气体是H2

乙:气体是SO2

丙:气体是SO2和H2

【实验探究】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完全进行)进行探究:

(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A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

(2)B装置的作用是

(3)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 ;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证明气体中含有H2

(4)写出D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

(1)锌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为什么在反应过程中又产生了氢气呢?用文字简述原因:

(2)锌与浓硫酸和稀硫酸反应都可以产生硫酸锌,如果需要制取硫酸锌,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的优点是 (任填一种合理的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溶液不变浓

B. 将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会析出晶体

C. 在t2℃时,16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甲60g

D. 在t2℃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调节杠杆平:

(1)实验1:通入CO2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2: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______色,细铜丝团______填“上升”或“下沉”)。

(3)实验3: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是因为铁粉与________ 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请按要求填写下列表格

物质名称

化学式

物质组成(元素符号)

物质构成(微粒符号)

蔗糖

_____

_____

_____

二氧化硫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氢氧化钠

_____

_____

_____

硫酸铜溶液

_____

_____

(2)通过对比和比较获得结论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方法和手段。请按要求填空:

H2O、H2O2NH3

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