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据央视2017518日报道,中国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将推动世界能源利用格局改变。

(1)可燃冰是在高压低温环境条件下,水分子笼中装有甲烷分子而成的冰块,可直接点燃。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

(2)开采可燃冰矿藏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防止其泄漏,如果开采过程中大量气体泄漏,会比二氧化碳造成的__更严重。

(3)用天然气作燃料,与用煤相比,能减少的空气污染物有__(答一种即可)

【答案】CH4 +2O2CO2+2H2O 温室效应 可吸入颗粒物(或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

【解析】

(1)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H4 +2O2CO2+2H2O

(2)开采可燃冰矿藏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防止其泄漏,如果开采过程中大量气体泄漏,会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更严重;故填:温室效应

(3)用天然气作燃料,与用煤相比,可以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可以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排放;故填:可吸入颗粒物(或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镁,其中的一个步骤是将卤水(含MgCl2NaClKCl的混合液)转化为氯化镁晶体.实验室中模拟该转化的过程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制备氢氧化镁:向卤水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充分反应后过滤.

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_____.该过程中发生了多个反应,其中会大量放热的反应是(填化学方程式)_____

过滤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

2)制备氯化镁溶液:用盐酸溶解MgOH2.为了便于后续操作,盐酸不宜过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通过计算,可准确知道所需盐酸的量.理论上溶解5.8g MgOH2需要36.5% HCl溶液_____g

由于准确称量MgOH2的步骤繁琐,实验中并不常用,而是通过一定操作方法来达到控制盐酸用量的目的.操作方法是:将MgOH2加入烧杯中,_____,直到MgOH2完全溶解为止.

3)制备氯化镁晶体:蒸发浓缩MgCl2溶液,冷却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盐酸和稀硫酸,以及以下仪器:

(1)请写出图中②的仪器名称:_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CO2,你选择的仪器是___(填序号),药品是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也能生成CO2,该方法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原因是___

(3)若补充一种仪器___(填仪器的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乌、草乌中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 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乌头碱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

B. 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

C. 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H2O

D. 乌头碱由93个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是常见的碳酸盐,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部分生成物省略。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该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做甲、乙两个盐跟盐反应的分组实验(见图)

(1)甲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2)乙组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实验结束后,甲、乙两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如图丙)。丙组同学对浊液进行过滤,探究滤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里除了NaCl外,还有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Ⅰ:___;猜想Ⅱ:Na2SO4;猜想Ⅲ:Na2CO3;猜想Ⅳ:Na2CO3Na2SO4

(实验探究)

探究方案

实验现象与结论

①若现象a只有白色沉淀,则猜想__成立。

②若现象a只有__,则猜想Ⅲ和猜想Ⅳ可能成立。

当现象b产生白色沉淀时,再向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

③若沉淀全部不溶解且无气泡产生,则猜想__成立;

④若沉淀全部溶解且__,则猜想Ⅲ成立;

__且产生气泡,则猜想Ⅳ成立。

(拓展与思考)上述滤液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BaCl2Na2CO3Na2SO4,原因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

1)写出装置中编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我们已经学习过实验室制取O2CO2两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共同点_____(填序号)

要加热使用催化剂没有气体参加反应原料为纯净物只生成一种气体

3)关闭B装置中的止水夹后,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一段时间,如图所示,则B装置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观察图C装置,该反应处于_____(填“进行”或“停止”)中。

4)若用BF组合成装置来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在制取过程中发现反应过于剧烈,可将装置做哪些改动?_____

5)若用如图G装置进行收集二氧化碳的实验,气体应从_____(选填“a”或“b”)端导入;若瓶中装满水,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选填“a”或“b”)端导入。

6)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7)拓展与延伸:实验室如何制取氮气呢?请阅读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

重铬酸铵为桔黄色粉末,加热至180℃时可分解得到氮气;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反应,如:镁能够在氮气中燃烧。

利用如图仪器和重铬酸铵在实验室制取少量氮气,其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有_____(填序号),还必须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____。若用上述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宏观和微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1)①将稀硫酸(甲)逐滴滴入含有酚酞的 NaOH溶液(乙)中,并不断搅拌的原因是___________,说明恰好完全反应(丙)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下图所示是以上反应的微观解释。

②若要证明使酚酞变化的粒子不是Na+,需选择甲、乙、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水能较少量地解离为H+ OH-且两者数目相等。若稀硫酸过量一滴,请从微观角度解释,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上有一种能将微观粒子数量与宏观物质质量联系起来的量,叫物质的量,其单位是摩尔。1摩尔任何物质中含有构成它的微粒个数都是 6.02×1023个,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都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例如1摩尔水的各种量关系如下:

1摩尔水分子中氢原子数目是_______;1摩尔水中氧元素质量为_______g

3)某兴趣小组在相同条件下,将10.00g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并敞口存放于空气中,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质量/g

饱和石灰水

稀盐酸

浓硫酸

氯化钠浓溶液

氯化钙浓溶液

1

8.16

8.37

8.64

11.18

9.38

10.25

2

5.76

5.94

6.69

12.55

8.47

10.33

①下列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图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A.

B.

C.

D.

②为研制一种安全、环保的除湿剂,可选择上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日常生活中的不少用品与水银有关,体温计就是其中之一。小明偶患感冒,量体温时不小心将体温计滑落摔碎,地面上散落许多水银珠。小明就想:水银有毒吗?怎样清理?经网络搜寻,小明获取以下有关水银的资料:

水银学名为汞(Hg),常温下是银白色液体,密度大,易蒸发且吸附性特别好,不溶于水,汞及汞的大多数化合物有毒。汞在化合物中常表现为+2价,能与硫反应生成不易溶于水的无毒物质——硫化汞。

依据以上信息和小明的做法,完成下面问题:

小明关掉室内所有热源,开窗通风,这样做的目的是

小明戴上手套以避免 ,用小勺把水银收集到盛有 的玻璃瓶中,送交实验室。

最后,小明又向不易收集的细小水银珠上布撒硫磺粉降低危害,他的依据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