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

1)写出装置中编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我们已经学习过实验室制取O2CO2两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共同点_____(填序号)

要加热使用催化剂没有气体参加反应原料为纯净物只生成一种气体

3)关闭B装置中的止水夹后,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一段时间,如图所示,则B装置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观察图C装置,该反应处于_____(填“进行”或“停止”)中。

4)若用BF组合成装置来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在制取过程中发现反应过于剧烈,可将装置做哪些改动?_____

5)若用如图G装置进行收集二氧化碳的实验,气体应从_____(选填“a”或“b”)端导入;若瓶中装满水,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选填“a”或“b”)端导入。

6)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7)拓展与延伸:实验室如何制取氮气呢?请阅读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

重铬酸铵为桔黄色粉末,加热至180℃时可分解得到氮气;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反应,如:镁能够在氮气中燃烧。

利用如图仪器和重铬酸铵在实验室制取少量氮气,其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有_____(填序号),还必须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____。若用上述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试管 长颈漏斗 ③⑤ 不漏气 进行 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 a b 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aCO3+2HCl=CaCl2+H2O+CO2 CDF 酒精灯

【解析】

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试管;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共同点是:没有气体参加反应只生成一种气体;故答案为:③⑤

3)关闭B装置中的止水夹后,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一段时间,如图1所示,则B装置不漏气;观察图C装置,该反应处于进行中;故答案为:不漏气;进行;

4)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

5)若用如图G装置进行收集二氧化碳的实验,气体应从长管进入,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瓶中装满水,收集氢气,气体应从短管进入,因为氢气的密度比水小;故答案为:ab

6C装置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碳酸钙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aCO3+2HCl=CaCl2+H2O+CO2

7)利用图2仪器和重铬酸铵在实验室制取少量氮气,其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有CDF,还必须补充的一种仪器是酒精灯;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DF;酒精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 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C.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D. 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少家庭养观赏鱼,有时会在鱼缸里放点鱼浮灵,可使水中的含氧量迅速增加,能有效提高鱼的成活率,并且有杀菌作用。某小组对鱼浮灵成份及原理进行了相关探究。

(实验1)检验气体

查阅资料1:鱼浮灵化学名称是过氧碳酸钠(xNa2CO3yH2O2),常温下,过氧碳酸钠易溶于水并迅速放出氧气。

实验方案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鱼浮灵,____________(将后续操作及现象补充完整),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实验2)检验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猜想假设:猜想1:Na2CO3 猜想2:Na2CO3和NaOH

查阅资料2: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和Na2CO3两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

现象

现象

加入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现象

加入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现象

现象

加入 1%的CaCl2溶液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入 0.1%的C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浑浊

表中的现象 _______(填序号)为溶液变红色,现象③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实验方案 2:同学们取实验 1 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_____(填“1%”或“0.1%”)的 CaCl 2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取少量滤液,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滤液呈 _______色,证明猜想 1 正确。

(反思拓展) 根据上述探究可知,保存鱼浮灵时应注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央视2017518日报道,中国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将推动世界能源利用格局改变。

(1)可燃冰是在高压低温环境条件下,水分子笼中装有甲烷分子而成的冰块,可直接点燃。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

(2)开采可燃冰矿藏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防止其泄漏,如果开采过程中大量气体泄漏,会比二氧化碳造成的__更严重。

(3)用天然气作燃料,与用煤相比,能减少的空气污染物有__(答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OH潮解后极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而变质.为测定实验室一瓶放置已久的烧碱中NaOH含量,某同学取适量的烧碱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得到200g溶液;再加入200g稀硫酸(足量)充分搅拌到不再放出气泡为止,称量溶液为395.6g.请计算:

(1)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___g

(2)若所取烧碱样品为50.0g,则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_____

(3)用同浓度的硫酸,与一瓶未变质、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杂质都是Na2CO3)的烧碱样品反应,需要硫酸的质量都相等.其原因是:__(从钠元素质量守恒的角度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共有四种原子

B. A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C. A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D. 该反应中BC的质量比为1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其中正确的阐述是

A. 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降温或恒温蒸发溶剂

B. 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情况与 c相似

C. a中混有少量 b杂质时,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a

D. t2°C时,将50ga物质溶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该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想通过自己的研究探究其中的奥妙.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_____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2)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 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表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____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____(放热吸热”)过程。

(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4)已知碳能够加快铁的生锈速度,小明想通过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___

(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___(小数点后保留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