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某工业食盐中除含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硫酸钠,欲通过下列流程除去其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试根据提问填空:

(1)操作a 的名称是

(2)操作c 的名称是

(3)若要将硫酸钠除尽且不带入新的杂质,则操作b的具体操作过程是:向溶液I ,直至 为止。

(4)请写出操作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过滤 (2)蒸发(或蒸发结晶) (3)逐滴滴加氯化钡溶液(或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不再产生沉淀 (4Na2SO4+BaCl2=2NaCl+BaSO4

【解析】

分析:1)根据操作a前后物质的不同,可发现该操作把溶液中不溶性固体分离出来,从而判断该操作;

2)获得晶体有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两种途径,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因此可判断获得氯化钠晶体的方法应为蒸发结晶;

3)为除去硫酸钠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应加入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钠,为确定加入的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可采取逐滴滴加并至沉淀不再产生为止;

4)硫酸钠与氯化钡发生复分解反应,通过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操作a可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从溶液中分离而除去,该操作应为过滤;

2)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因此获得氯化钠晶体时应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

3)利用硫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而得到氯化钠,为将硫酸钠除尽且不带入新的杂质,则应逐滴滴加氯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则可达到除尽硫酸钠时又不引入新的杂质;

4)根据复分解反应交换成分的特点,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Cl2=2NaCl+BaSO4

故答案为:

1)过滤;

2)蒸发(或蒸发结晶);

3)逐滴滴加氯化钡溶液(或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不再产生沉淀;

4Na2SO4+BaCl2=2NaCl+BaSO4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可以用F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填)放在桌面上。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应从ab)通入。

3A装置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4)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欲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 (填药品名称)的洗气瓶G

5)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所选择的制取装置是 (填标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有单质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的质量比为17: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1)取10mL该硫酸可配制成9.8%的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g。

(2)取适量该硫酸与锌反应可生成S02气体:Zn+2H2SO4 (浓)=ZnSO4+SO2↑+2H2O。反应一段时间后,还可能生成另一种气体,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原水(未作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HClO)可杀死细菌。某水厂自来水的生产净化步骤如下:

(1)明矾溶于水后可以_______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

(2)用以除去水中细小固体颗粒的步骤为______(填序号,下同)

(3)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了一瓶稀盐酸和相关的仪器。为了测定该合金的组成,小华称取10克该合金粉末,在粉末中连续三次加入稀盐酸反应。每加一次盐酸,小华记录所得气体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连续加入盐酸的体积(ml)

10

10

1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8

0.08

0.04

(1)从上表数据分析,小华用10克合金粉末总共收集到___________克氢气。

(2)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提示:Cu不与稀盐酸反应,锌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丁X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一略去,“→”表示一部转化)。下列各项中,不能满足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对照实验进一步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

Ⅰ.性质

(1)图为铁在不同情况下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①比较实验甲与乙,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燃烧条件分析。实验乙在铁丝上绑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丙的产物与乙相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④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反应物与氧气接触的面积不同,现象不同的是_______(填标号)

(2)如图为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为了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可将烧杯中的水换成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制取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__________(填名称);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标号)。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木条放在_______(“a”“b”)端管口进行验满。

(4)实验室用装置B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若用充满水的c装置收集氧气,氧气须从____________(“a”“b”)端管口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