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 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 40℃时,将30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 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

【答案】C

【解析】

A、比较不同物质间的溶解度,必须限定同一温度下,选项错误;B、根据图像,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故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选项错误;C、根据图像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故30g硝酸钾可完全溶于5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为×100%=37.5%,选项正确;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变大,故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剂质量均没有变化,故质量分数不变,选项错误。故本题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再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冷凝管应该用铁架台夹持固定

B. 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b进a出

C. 图中所示装置,温度计的位置不对,水银球应该插入液态水中

D. 石棉网的作用是使蒸馏烧瓶均匀受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A是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从A中可知,钨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钨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

(2)B﹣E四种粒子中:

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

②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

③与B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②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一瓶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某同学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有_____(合理即可)。

(4)装置F中的气球是“魔幻可变气球”。实验前,装置F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均处于关闭状态。打开_____边(填“左”或“右”)分液漏斗的活塞并轻轻振荡集气瓶,可观察到气球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下列化学符号或微粒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填空:

(1)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阴离子的是_____

(2)可用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卫星的高能燃料的化学式是_____

(3)由④与⑤结合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

(4)一种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碱的化学式是_____

(5)一种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酸的化学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获得两包制作“跳跳糖”的添加剂。一包是柠檬水晶体,另一包是标注为钠盐的白色粉末。将少量柠檬酸和这种白色粉末溶于水,混合后产生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确定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碳酸钠;猜想2:碳酸氢钠;猜想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

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实验探究)小亮,小刚分别对有关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亮

将白色粉末溶于水后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

pH__________(填“>”或“<”或“=”)7。

溶液呈碱性,猜想1成立。

小刚

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试管A中有水珠产生,试管B中液体变浑浊。

猜想2成立,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实验质疑)

(1)小红认为小亮的实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用文字叙述)

(2)小明认为小刚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猜想2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用文字叙述)

(实验探究2)

为了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小威称取10g白色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mg。通过计算并分析实验数据确定猜想3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

(结论分析)

探究后他们查到该白色粉末的成分为碳酸氢钠。那么你认为白色粉末中的碳酸钠是如何产生的?写出产生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O、S、Fe、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C是单质,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E的固体俗称“干冰“,F是氧化物,F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A、D的化学式:A_____;D_____

(2)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

(3)写出D→E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反应。

(4)写出B﹣C、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_____;F→E: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 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因此, 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如图 1 所示的图标 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_____.(填标号)

(2)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斜向下,如图2 所示火柴在那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下列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 (填代号),可用___________法收集氧气。制得的氧气用来做如右下图所示的实验,发现H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__。写出G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①”或“②”)端进入;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装置B和装置D用胶皮管连接,并在装置D中盛放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试剂。

(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