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O、S、Fe、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C是单质,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E的固体俗称“干冰“,F是氧化物,F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A、D的化学式:A_____;D_____

(2)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

(3)写出D→E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反应。

(4)写出B﹣C、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_____;F→E:_____

【答案】CuH2SO4灭火复分解Fe+CuSO4==Cu+FeSO4CuO+COCu+CO2

【解析】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O、S、Fe、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C是单质,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E的固体俗称“干冰“,所以E是二氧化碳,F是氧化物,F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氧化铜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4:16=4:1,所以F是氧化铜,D会与氧化铜反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硫酸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与碳酸钠反应能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硫酸,C会与硫酸反应,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C可能是铁,铁能转化为A,A是单质,铁与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A是铜,B能转化为铜铁与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B是硫酸铜,将假设代入框图,假设成立。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铜,化学式是Cu,D是硫酸,化学式是H2SO4

(2)E是二氧化碳可用灭火;

(3)写出D→E反应是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4)B﹣C的反应是铁与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Cu+FeSO4 F→E的反应是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COCu+CO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网络图(图中“→” 表示转化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 → CO”的反应中碳发生还原反应

B. “CO → 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 “CO2 → 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 “CO2 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溶质,为测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溶液于烧杯中,先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反应过程及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

②反应进行到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③bc段上的任意一点 (c点除外) 都存在两种沉淀

④反应进行到c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 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 40℃时,将30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 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钢厂实验室为测定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将矿石粉碎(其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赤铁矿石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该锅厂用上述赤铁矿石1900吨来生产生铁,则理论上能生产杂质5%的生铁质量为多少吨____

(3)求上述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新的一年,同学们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变化。下面是《气体制取与收集》学习的课堂片段:

【自主学习】仿照氧气制取的学习和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阅读课本,老师提供了几组药品,让同学们交流并选出适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组。

【合作交流】围绕以上问题,各小组展开了激烈的交流,下面是老师从第二小组同学交流中听到的各位学生的发言:

1号:碳酸盐用块状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为什么不用纯碱(碳酸钠)呢?

3号:碳酸钠是粉未状的,反应的速度太快,不易控制,

2号:同意3号同学的说法,那我们把碳酸钠压制成块状可以吗?

各位都在思考,问题未能解决。

【展示释疑】通过各个小组的展示,大家明白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该选择石灰石和稀盐酸。

实际实验中,所用的原料或产物一般都含有杂质,在计算用料和产量时,应考虑到杂质问题。

请你帮助二组学生解决2号学生提出的问题,实验室把碳酸钠压制成块状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代替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能力提升】某小组想测定所用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了2g的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稀盐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5g

1.5g

第二次加入5g

1.0g

第三次加入5g

0.5g

第四次加入5g

0.3g

(1)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______次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已完全反应。

(2)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求检测过程中所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碲(Te)被誉为“现代工业、国防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创造人间奇迹的桥梁”。实验室模拟提取碲的一个实验是:取某含碲溶液于烧瓶中,加入适量的NaCl,加热到一定温度,持续通入SO2,待反应一段时间,过滤得到粗碲。

(1)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为TeOSO4 + 2SO2 + 3__X__ Te↓+ 3H2SO4,则X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为探究获得较高粗碲沉淀率的反应条件,某研究小组在控制NaCl浓度和SO2流量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下述对比试验,数据如下:

实验

温度/℃

反应时间/h

粗碲沉淀率/%

a

65

3.0

65.0

b

80

3.0

98.9

c

80

2.0

98.9

d

90

2.0

97.0

①该小组研究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a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上述四组实验中,最佳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和_______h

④为了提升设备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可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测定粗碲沉淀率。若再设计对比实验,选择的反应条件还可以是__________(填选项)。

A.80℃,1.5h B.80℃,2.5h C.70℃,2.0h D.95℃,2.0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反应原理制取氧气,选择的装置也有所不同,请填写:

药品选择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H2O2溶液、MnO2

________

________ 

KMnO4

________

(2)选用F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开始反应后,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3)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发生了如下反应:4HCl(浓)+MnO2MnCl2+Cl2↑+2H2O,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________.(选填“反应物”、“催化剂”、“生成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H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物质,D是一种固体单质,H是蓝色沉淀。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

(2)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D的一种用途_____(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