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已知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设计实验)依据CO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1)观察到_____装置(填序号)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分别是:①D装置中出现_____的现象;②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生成物中有COCO2两种气体。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问题讨论)

1C装置的作用是_____,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

2)如D装置中硬质玻璃管(含内容物)实验前质量为112.5 g,实验后质量为109.3 g,则参与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_____g(Cu-64 O-16)

【答案】A CO2 + Ca(OH)2 = CaCO3↓+ H2O 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E装置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H2C2O4H2O+CO+CO2 验证二氧化碳已经除尽,排除对一氧化碳检验的干扰 点燃尾气中的一氧化碳 16

【解析】

[实验探究]

1)如果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通过A装置时,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该反应的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 + Ca(OH)2 == CaCO3↓+ H2O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分别是:①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D装置中出现黑色固体变成红色的现象;②E装置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经D装置转化成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生成物中有COCO2两种气体。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H2C2O4H2O+CO+CO2↑;

[问题讨论]

1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草酸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已经完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的作用是验证二氧化碳已经除尽,排除对一氧化碳检验的干扰,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将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2)如E装置中硬质玻璃管(含内容物)实验前质量为112.5g,实验后质量为109.3g,则反应的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为:112.5g-109.3g=3.2g
则参与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3.2g÷(×100%=16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两个钾原子__________

②两个水分子____________

③氦气__________

④生石灰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⑤碳酸铵_______________

2)写出符号“2SO42-中数字“2”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教材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甲所示),但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小于理论值,请你参与探究。实验中所用的白磷在40℃即可燃烧,燃烧现象和产物与红磷相同。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实验装置?

(假设与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存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的缘故;

你还能做的猜想是_____

(交流与讨论)

(1)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误差,大家认为他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

(2)他们对课本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乙的改进(其他仪器省略)

①在装药品之前应该先_____

②利用铜的导热性,通过粗铜丝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白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③与课本实验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____

④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后左玻璃管内的液面最终停留在_____刻度处。

(探究与反思)

已知铜粉加热时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将铜粉放在残余气体中加热观察到铜粉变黑色证明乙同学的猜想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生产和使用铁器历史悠久,请写出工业用赤铁矿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原因是_____

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很容易生锈,请写出一种防止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

3)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下同)。

若滤液呈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现将沾有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放入烧杯中,再缓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稀硫酸,使之与杯底的Na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发现蜡烛火焰熄灭,沾有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燃烧起来。从实验获得信息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棉花具有可燃性

B. CO2不支持蜡烛燃烧,但能支持棉花燃烧

C. Na2O2CO2反应放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D. 棉花燃烧证明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 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 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实验中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最佳质量比.

实验中采用图1实验装置,取20g氯酸钾,分成10等份,每份2g,分别装入10支试管中.在10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分别测量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在不同质量比时,生成200ml氧气所消耗的时间.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氧化锰的质量(g

0.1

0.2

0.33

0.4

0.5

0.66

1

1.3

2

3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120

110

16

15

14

13

12

23

11

32

生成200ml氧气时间(秒)

235

186

162

147

133

117

143

160

211

24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本实验,方框内应选择图2气体收集装置中的是_____(选填序号)该收集利用了氧气的_____性质.收集气体前集气瓶内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_____(填没有)影响.

2)分析上述数据,你认为利用此法制氧气,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最佳质量比为_____

3)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更好,请写出前者的两个优点①_____

4)催化剂能影响化学反应速度,温度、反应物的浓度、接触面积等也会对化学反应速度带来影响.分析上表数据,结合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

①当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高于最佳质量比时,反应速度变低的原因是_____

②当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低于最佳质量比时,反应速度变低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自然界的水含有各种杂质,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净化。

(1)如图所示是用空塑料饮料瓶、带导管的单孔胶塞、蓬松棉、纱布、活性炭、小卵石、石英沙等材料自制的一个简易净水器。

①根据上述净化材料的特性,B层放置的材料最好是____

②该净水器第二层纱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③你认为上述简易净水器(可以不可以”)___将硬水变成软水,原因___;用___能区分硬水和软水。

(2)如图为过滤装置,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③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三点)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所示,向试管中放入1.0g二氧化锰,把试管固定在盛有饱和石灰水(20℃)的烧杯中,再向试管中滴入约5mL的15%的过氧化氢溶液。

(1)实验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烧杯中的饱和石灰水变浑浊。

(2)分析产生上述现象②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回收二氧化锰,可以选择图2操作中的__________(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