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水的顺序是甲>>

B. 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 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

【答案】B

【解析】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在某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如: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在某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如: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判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转化方法,如: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温而减小,因此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会有晶体析出;可以确定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如: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不会使丙析出.

解答:解:有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A错误;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在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升温时,丙的饱和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故C错误;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温度越低,丙的溶解度会越大,因此降温不会使丙析出,故D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能量观: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天然气燃烧放出热量

B. 转化观:任何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会转化为饱和溶液

C. 微粒观:两个粒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D. 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两个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溶液不变色;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____

[结论]____

实验二:用注射器向充满某种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如图),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探究气体和液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猜想]气体和液体可能是_____(写一组即可)

[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试剂___,产生相应的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

[评价]上述实验完成后,能否验证你的猜想_____,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课上,同学们对过氧化钠(Na2O2)可以做供氧剂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供资料)① 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种物质。② 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与盐酸反应均能生成CO2。③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1)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氧气并收集一瓶氧气。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上图所示装置。

如何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二氧化碳,若观察到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已经除尽。

2)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另一种物质。

(猜想与假设)下面是同学们提出的3种猜想。

猜想1:是氢氧化钠 猜想2:是碳酸氢钠 猜想3:是碳酸钠

通过对反应物中有关元素的组成分析,你认为猜想______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

(进行实验)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另一种物质,请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CO2Na2O2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______

有大量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______是正确的。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反思与评价)若用人呼出的气体通过上图装置,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你是否同意这种做法,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高速铁路作为一种安全可靠、快捷舒适、运载量大、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已经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重要趋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高速列车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使用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__,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

2)高速列车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铝合金比纯铝的硬度________(填),钢比铁更耐________

3)高速列车表面喷漆除美观外,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壳生锈,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SO4BaNO32BaSO4Na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对其组成进行了探究,过程如下:根据以上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白色沉淀A中含有BaCO3BaSO4

B. 无色溶液F中最少有4种离子

C. 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CuSO4,一定含有BaNO32BaSO4Na2CO3

D. 确定原固体混合物中是否有KCl,可取白色沉淀E加入足量稀硝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为黑色固体,ACDY都是氧化物,E是单质,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X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为___,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③中生成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指出物质GA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uSO4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组成,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NaClBaCl2溶液呈中性,经过思考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1)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

2)为最终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还需要对无色滤液中呈碱性的物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Na2CO3

猜想Ⅱ:NaOH

猜想Ⅲ:Na2CO3NaOH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无色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________

猜想Ⅱ不成立

在①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________

溶液变为红色

猜想Ⅲ成立

(得出结论)白色粉末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将15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所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2)10℃时,欲将15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要加水 g.

(3)某同学欲将20℃时300g20%的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并进行了如下计算:

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x,

300g×20%=x×40%解得:x=150g试分析:他能否达到目的,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