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导管的橡皮塞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⑴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对比证明:____________。

⑵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⑶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从分子的角度回答)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A.雨后的彩虹 B.节日的礼花 C.夜晚的霓虹灯 D.彩色的图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招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B. 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C. 将10%的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 将25 g KCl溶液蒸干得到5g KCl固体,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科版(遵义专版)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5章测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1)2016年底,沪昆高铁和云贵高铁即将开通,人们的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动车电路中导线大多是用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动车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____(填“大”或“小”);

②动车表面喷漆除美观外,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壳生锈,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

③铝热剂是修建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反应得到熔融的铁与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已知M、N、R三种金属存在如下反应:R+NCl2===N+RCl2;M+RCl2===R+MCl2,这两个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都是___,M、N、R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科版(遵义专版)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5章测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钛合金与人体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关节等

B. 焊锡和铝熔点低,都可用于焊接各种金属

C. 铅的硬度比铁大,用铅做菜刀比铁更好

D. 银的导电性比铜好,所以通常可用银制作电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碳粉,a,b为止水夹,分别点燃红磷和炭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同时打开a、b,则烧杯中的水进入 ( )

A. 甲瓶 B. 乙瓶

C. 同时进入甲乙两瓶 D. 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某学生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错将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混入氯酸钾中,实验后果是( )

A.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B. 反应速率不变

C. 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不变 D.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如图所示装置也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 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C. 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D. 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____;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2)水能变成水蒸气,这属于水的_________性质(选填“物理”或“化学”);

(3)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