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016年底,沪昆高铁和云贵高铁即将开通,人们的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动车电路中导线大多是用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动车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____(填“大”或“小”);

②动车表面喷漆除美观外,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壳生锈,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

③铝热剂是修建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反应得到熔融的铁与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已知M、N、R三种金属存在如下反应:R+NCl2===N+RCl2;M+RCl2===R+MCl2,这两个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都是___,M、N、R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中拿出导管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加入硫酸铜溶液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③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

④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分解反应

⑤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一薄层沙

A. ①②⑤ B. ②③ C. ②④⑤ D. 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招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相同;

(3)C、E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招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

A、硫酸钾(K2SO4) B、尿素【CO(NH2)2】

C、磷酸二氢钙【Ca(H2PO4)2】 D 、磷酸氢二铵【(NH4)2 H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科版(遵义专版)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5章测试卷 题型:探究题

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
编号
 

一、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二、探究影响品红扩散快慢的因素
 

三、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实验
设计
 


 


 


 

实验
分析
 

本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 相同。
 

发现两杯水都变红,且整杯热水变红时间比冷水要短。由此说明: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有
 

一周后,左边试管中铁钉生锈,右边试管中铁钉无明显变化。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得出铁钉生锈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科版(遵义专版)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5章测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合金具有金属特性;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不一定含有金属;④钢是含杂质较少的铁合金;⑤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⑥生铁可完全溶解于稀盐酸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④⑤⑥ C. ①②④⑤ D. ①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导管的橡皮塞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⑴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对比证明:____________。

⑵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⑶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从分子的角度回答)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

A. 动物呼吸 B. 钢铁生锈 C. 酒精燃烧 D. 食物腐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 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 20℃,1g镁在1g氧气充分燃烧后,生成氧化镁2g

C. 20℃,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 20℃,1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结合生成2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