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利用稀盐酸与NaOH溶液探究中和反应时,采用传感器测量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NaOH溶液中

B. 滴加溶液为20 g时,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多

C. 滴加溶液为40 g时,烧杯内的溶液不能导电

D. M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答案】D

【解析】A.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中和反应是否反应完分析;

C.溶液是否导电主要取决于溶质在溶剂中是否以离子形式存在;

D. 根据M点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A.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7然后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滴加到稀盐酸溶液中,故错误;

B. 滴加溶液为20 g时,此时反应为结束,故错误;

C. 滴加溶液为40 g时,此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好中和,溶液是氯化钠溶液,溶液中氯化钠以氯离子和钠离子形式存在,故此时烧杯中的溶液能导电,因此错误;

D. M点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说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故溶质是NaCl和NaOH,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象是

A.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B. 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C. 向含少量Cu粉的铁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D.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乙酸对细菌和病菌具有高效、快速杀灭作用,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役中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的消毒。如图为过 氧乙酸的结构式,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过氧乙酸分子的化学式为C2H4O3 B. 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 过氧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完全燃烧生成H2O和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或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Ag粉

Mg粉

适量稀硫酸

C.

NaOH溶液

Na2CO3

适量稀盐酸

D.

NaCl

KNO3

冷却结晶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小红同学设计实验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她的探究活动。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现象:溶液变成浅红色。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现象: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3】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并进行实验。

现象: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充分加热后,试管中留下白色固体。

结论:碳酸氢钠受热有二氧化碳.水和白色固体生成。

请你帮小红设计实验,证明试管中留下的白色固体是Na2CO3,而不是NaOH。(所选试剂不能用酸)

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根据以上探究,请说出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份锌粉与铜粉的混合物样品,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将32.5 g样品加入100 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求:

(1)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是 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著名的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通过“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碱”是

A. Na2CO3 B. NaOH C. Ca(OH)2 D. 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______

(2)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 HNO3和FeCl3 B. KOH和CuSO4 C. BaCl2和Na2SO4 D. NaOH和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