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小科发现暖水瓶中有一层淡黄色的水垢.据悉,该地区的水垢中除碳酸钙外,无其它盐类.他想探究还有没有其它物质,于是他收集水垢后经低温烘干进行下列实验:

(1)取一定质量的水垢按图甲中的A装置高温加热充分反应(已知CaCO3CaO+CO2↑),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B、C装置,观察实验前后C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增加的质量.

写出C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  

(2)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实验,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原因是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2)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 +2NaOH═Na2CO3+H2O;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和二氧化碳进入石灰水中,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能和氢氧化钙反应,也能够和生成的碳酸钙反应,所以不能产生沉淀.

故答案为:(1)CO2 +2NaOH═Na2CO3+H2O;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与氢氧化钙或碳酸钙沉淀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混合时无明显现象,说明它们一定没有反应

B.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盐酸,加碳酸钙,无气泡产生,说明盐酸已除尽

C.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满,说明装置一定漏气

D.检验某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时滴加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说明一定没有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B.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  )

①稀盐酸和石灰石;    ②稀硫酸和锌;

③水和氢氧化钠;      ④水和生石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波用实验方法区别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记作A、B).

(1)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A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试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B溶液中出现的现象是  

(3)他还用了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区别A、B溶液,这种试剂可以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钾溶液      ②硫酸铜溶液       ③醋酸溶液       ④石蕊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世界千姿百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瓷碗破碎         B.煤气燃烧         C.铁锅生锈         D.食物腐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从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乙小                                

B.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30%                       

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后变红,故CO2是酸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呈酸性,故食醋的pH小于7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故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将蔗糖研碎后能加快它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说明颗粒的大小也会影响蔗糖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