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根据如图所示有关物质性质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如图装置中瓶中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
铁丝为何要绕成螺旋状增大了受热面积,尽快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分析 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注意事项分析有关问题.

解答 解:如图是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装置中瓶中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了受热面积,尽快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故答案为: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增大了受热面积,尽快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注意事项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空气液化B.铁的生锈
C.轮胎爆炸D.用酒精配制成饮用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李老师同学给低年级同学表演了一组化学小魔术,请你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揭开其中之谜.

(1)魔术一:冰点鞭炮
取一串鞭炮,将一小块钾系于鞭炮的引线上,用冰块触钾,引线很快会引燃,使鞭炮放响. 原理:钾能与水剧烈反应:2K+2H2O═2X+H2↑ 反应产生火花并放出大量的热,使鞭炮的引线点燃.上述反应中X的化学式KOH.
(2)魔术二:“铁心”变“爱心”
向铁制品的糖果盒子加入5%的硫酸铜溶液,红色固体覆盖在铁的表面.该魔术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CuSO4+Fe═FeSO4+Cu(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魔术三:发射火箭
表演时,挤压胶头滴管,套着塑料火箭的轻质细木棒向上冲出,完成发射.细木棒能够向上冲出的原因是:镁和滴入的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瓶内的气体增多压强变大,镁和滴入的盐酸反应放出热量,瓶内的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将轻质细木棍向上压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燃放烟花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C.利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气泡速度快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用“”和“”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氢原子,下图是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①,补充依据②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2)此变化中没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氮原子和氢原子(填名称);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每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氨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请你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两个氢分子2H2
②三个硝酸根离子3NO3-
③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2}{Fe}$Cl2
④2个铵根离子2NH4+
⑤水银H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2011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到持续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各地采取措施积极抗旱.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村民打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
②往浑浊河水中加明矾可吸附水中悬浮杂质使之沉降,要除去河水的异味,可加入活性炭进行吸附;
③当地政府采取措施进行人工降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干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水中的氧元素为-2价H2$\stackrel{-2}{O}$
②硝酸根离子NO3-
③m个镁离子mMg2+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物Al2O3
⑤硫酸铁Fe2(SO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