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变瘪的兵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B. 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C.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种类不同

D. 水和双氧水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以下改进实验能够更好地达成实验目的。

图1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可以制取氧气,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写一点),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图3实验证明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为_______,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待图3实验结束后,将甲试管从烧杯中取出并按下图进行实验。若白磷足量,理论上进入试管中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容积的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南雄市九年级下学期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①将Zn、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②将Ag放入Cu(NO3)2溶液中;③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④将Cu放入ZnSO4溶液中;⑤将Zn放入AgNO3溶液中。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都是单质 B. 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2016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说法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

A. 回收废旧电池,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B. 采用“绿色化学”生产工艺,提高原料运用率

C. 大力发展新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合理利用,减少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复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1)写出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证明了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C三个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里,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于是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除Na+和Cl-,还含有哪些离子?

【探究实验1】小明同学取少量上层清夜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静置后只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浅,他认为溶液中一定没有CO32-,请你评价小明同学的实验结论: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2】为了确定可能存在的离子是否存在,小红同学取少量上层清夜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仍呈红色,由此可确定上层清夜中一定还含有②_______________,

【表达与交流】通过上诉实验,得出碱的化学性质是能与③______________反应(填物质类别),

【反思与总结】经过同学们讨论后认为,要从上层清夜中提纯氯化钠,只需向上层清夜中加入④____________,充分搅拌后,再对溶液进行⑤_______操作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实验室测定某铝土矿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取13.5g含杂质的铝土矿(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加入到2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滤液210.2g,则该铝土矿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75.6% B. 40% C. 50% D. 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上学期学习能力诊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用右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Ⅰ.探究燃烧条件:若B处盛放木炭。

a.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

b.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

c.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①对比实验a与c,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对比实验b与c,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实验c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若B处盛放氧化铜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在B处下方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尾气处理的方法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 ;反应中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试管口应放置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与三氧化二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检验气体产物。

(4)铁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__________;反应后溶液质量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熔融的金属钠与液氨(NH3)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基钠(NaNH2)和氢气: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