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海水晒盐”所获得的粗盐中,除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某化学小组为得到较纯净的食盐,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活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如何获得较纯的食盐晶体?

【查阅资料】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性情况如表所示:

OH

CO32﹣

Na+

Ca2+

Mg2+

【实验方案】按如图方案进行提纯粗盐.

【解释与结论】

(1)操作X的名称

(2)沉淀D是

(3)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反思与评价】

4)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并不完善,其理由及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答案】1X 过滤2)沉淀D 碳酸钙

(3)化学方程式:MgCl2+2NaOH2NaCl+Mg(OH)2 取少量溶液 B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变红色(合理即可)(4)溶液中还有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应加入适量稀盐酸反应后再蒸发

【解析】

试题分析:1)操作X是将可溶物与不溶物分离,名称是过滤;2加入过量碳酸钠是将其中的钙离子去除,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沉淀D是碳酸钙;(3)实验步骤的主要目的是去除镁离子,反应的方程式为MgCl2+2NaOH2NaCl+Mg(OH)2 氢氧化钠呈碱性,可以使无色酚酞变红,故可用酚酞检测氢氧化钠是否过量。(4)因为加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过量,故最后应将其除去,二者都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需要补充的操作是适量稀盐酸反应后再蒸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g A放入100g水中形成150g A的饱和溶液

C.20℃时,A和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选用的方法或试剂

A

空气和氢气

燃着的木条

B

食盐和白糖

尝味道

C

氧气和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

D

硬水和软水

肥皂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树根“变”根 B.玉石“变”印章 C.水果“变”果汁 D.葡萄“变”美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比试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试验,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通过试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观察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由于铁与水和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加 浸洗的方法,铁制品除锈时 (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和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时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出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N2 ( O2 )——通入足量的灼热铜网

B.Ca(OH)2 ( CaO ) ——加入适量稀盐酸

C.MnO2粉末 ( KCl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H2 (水蒸气)——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铝 B.铁 C.氧 D.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下图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锡、铁和铝元素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1)选择编号填空: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得多,原因是 ;铝在多个领域替代易生锈的钢铁,其主要原因

铝的硬度小 铝很活泼 地壳中铝的含量高 铝的表面易生成致密的保护膜

(2)钢铁的冶炼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右图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为:玻璃管中的粉末 ,试管里的澄淸石灰水

(3)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加热氧化铁之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的作用是

(5)该实验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氯化氢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一定无二氧化碳 B.可能含有氯化氢

C.一定有氢气 D.一定有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