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A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发现底部有沉淀,上层溶液呈红色,取上层红色溶液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

①加入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

②废液缸中上层红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变为无色 Na2CO3+Ca(OH)2CaCO3+2NaOH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解析】

1)当盐酸恰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生成的氯化钠呈中性,A实验的现象是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变为无色;

2B实验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3)①分析图像数据得出,加入稀盐酸时先和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产生气体,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则气体是二氧化碳;

②分析图像数据得出溶液中一定存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时,一定不含有氢氧化钙,这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因此废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废液缸中上层红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验证“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认真阅资料并做出以下准备。

资料准备:I.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Ⅱ.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原理:2NH3+3CuO3Cu+N2+3H2O

实验准备:

请回答:

为达成“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目的,装置ABDE的正确连接顺序_____;(填序号)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装置B观察到的现象_____,装置E的作用_____

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通入装置C中,石蕊试液浸泡的纸花变蓝色,原因是_____

2)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所得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溶液显紅色。某同学将镁条放在水中煮沸,趁热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了。

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查阅资料: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碱性减弱。

(提出问题)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是什么?

(假设与分析)

假设1:可能是氢氧化镁与N2O2发生了反应。

假设2:可能是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_____

假设3: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_____

由碱的性质可知,假设1不成立。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取上述红色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_____

假设2成立

2)取上述红色溶液,__________,观察现象。

红色褪去

假设3成立

(拓展延伸)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时,产生蓝色沉淀。

请解释其原因:_____

除上述金属外,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预测_____也能跟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上述现象(举一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5℃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 35℃时,3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80g甲溶液

C. 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 降低温度,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

B. t2℃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t3℃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少

D. t3℃降温到t1℃,甲的饱和溶液比乙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自然》杂质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以元素Sr(锶)的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1Sr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如图2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

3S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4)如图2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与S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提纯实验,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的实验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

(3)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序号),以及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蒸发皿内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让余热蒸干剩余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与对应操作过程不相符的是(  )

A. 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

B. 高温条件下COFe2O3反应

C. 电解水实验中两极气体的体积关系

D. 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沸石分子筛能将氮气等分子吸附,是家用制氧机的关键部件。通过控制按钮,利用变压吸附技术,获得不同浓度的富氧空气,图为该制氧过程的示意图

1)请在图中画出通过分子筛前后气体主要组成成分的微观示意图_____。(已知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微粒个数比)说明:用〇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氧原子。

2)欲收集一瓶上图所示的富氧空气,用于检验氧气的含量,你认为合适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3)用图2所示装置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认为一定能引起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不与水反应的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 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1中乙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B. 2中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3 M表示的是甲的溶解度曲线

D. 2中两溶液降温至30℃都会析出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