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对比试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试验,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精英家教网
(1)通过试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观察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
 
洗方法,铁制品除锈时
 
(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测量导电性,发现
 
(填:能或不能)导线,其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
 
微粒.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时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
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以及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进行解答;
(2)根据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空气直接接触以及除去铁锈可用盐酸清洗方法进行解答;
(3)根据二氧化碳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造成二氧化碳减少,氢氧化钠溶于水发生电离,可以导电,进行解答;
(4)根据酸碱指示剂遇到酸碱变色情况进行解答.
解答:解:(1)燃烧的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通过试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观察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①试管中即提供了空气,也提供了水,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空气直接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欲除去铁锈可用盐酸洗方法,铁制品除锈时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因为酸也和金属反应;
(3)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和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氢氧化钠溶于水发生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可以导电;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时浓氨水时,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所以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故答案为:(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导热;
(2)空气;盐酸;不能;
(3)CO2和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能;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4)红.
点评:此题是一道实验设计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燃烧的条件、铁生锈的条件、二氧化碳的性质、微粒的性质并进行知识的大胆迁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0、取两只同样的陶制花盆,一只罩一块透明塑料薄膜,用绳子捆紧,另一只不罩.取两只相同的温度计,悬置在花盆上方同样的位置,(如图).将两个花盆同时放在阳光下,每过一段时间(比如10分钟)观察记录一次两个温度计的读数.

讨论:(1)光照时花盆A、B的温度变化为何不同呢?
(2)为什么要设置B花盆?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经常用的方法,请举两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连云港)“对比试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试验,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通过试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导热
导热
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观察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
空气
空气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
盐酸
盐酸
洗方法,铁制品除锈时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和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时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红色逐渐褪去变为无色
红色逐渐褪去变为无色
.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NaOH═NaCl+H2O
HCl+NaOH═NaCl+H2O
,属于
复分解
复分解
反应(填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对比试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试验,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通过试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______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观察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______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______洗方法,铁制品除锈时______(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和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时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属于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对比试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试验,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通过试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观察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    洗方法,铁制品除锈时    (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和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时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