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6分)

下列为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计算:碳酸钠的质量为 g,水为 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 碳酸钠应放在 (填左盘右盘)。

3)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 (从下列中选用:10mL25 mL50 mL100 mL);溶解碳酸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4)反思:若称取的碳酸钠中喊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答案】(110.6 89.4 2)左盘 (3100Ml 加快溶解 (4)偏小

【解析】分析:(1)根据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即可,溶质质量分数=×100%

2)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3)量取液体体积时,所选量筒的规格应稍大于所需要的液体体积,

溶解固体时,为了加速其溶解,可以用玻璃棒搅拌,

4)根据公式:溶质质量分数=×100%,若溶质质量减小则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解答:解:(1溶质质量分数=×100%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100×10.6%=10.6g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10.6=89.4g

故答案为:10.689.4

2)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故答案为:左盘

3)因为需要溶剂的体积为89.4ml,所选量筒的量程要稍大于所需水的体积,所以选100ml的量筒,

溶解碳酸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其溶解.

故答案为:100mL; 加快溶解

4)因为溶质质量分数=×100%,所以若称取的碳酸钠中含有水分,即溶质质量减小,故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答案为:偏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

探究一:测定饮料中Vc的含量。

【查阅资料】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分别向盛有1 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的四支试管中逐滴滴加果味饮料、苹果汁、梨汁和0.04%的Vc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分析数据可知,Vc含量最高的是 ,含量为 (各液体密度上的差别和每一滴的体积差别忽略不计)。

探究二: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请你用新鲜的黄瓜、放置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按上述方案实验,根据 这一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有影响。

【实验反思】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不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

A.每次实验所用的果汁颜色不同

B.量取的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

C.试管的大小不同

D.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盐酸溶液中含有H2O分子、HCl,要探究是哪一种粒子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请观察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的下列实验,将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的现象

结论

1

孔中溶液仍为紫色

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第4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根据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镁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__,镁离子符号为 ______,写出仅由镁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

(2)根据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①原子A中的x=_______②以上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C___________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①水的电解

B. ②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 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 ④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B.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D. 将铁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中学9班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盐酸加入到12.5g水垢中, 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12.5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是________g。

(2)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性质比较稳定。在加热的条件下,它能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查阅资料:

①将新制的浓度5%的双氧水加热到65℃时就有氧气产生,加热到80℃时就有较多氧气产生。

②若在相同质量5%的双氧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请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1)请你写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

(2)小晨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小柯利用催化剂使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若要控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速率,可以将装置丙作如下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用相同质量5%的双氧水,图丁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请你在该图中用实线画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___________ (假定两种方法过氧化氢均完全分解)

(5)二氧化锰(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在该反应中可以重复使用,理由是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可采取___________的方法,予以回收利用。

(6)如果用下图的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口导入(“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步骤,请按要求填空:

A.按照实验要求,安装好实验仪器.

B.检查仪器装置的气密性:关闭_______,向_______中加入足量的水,若漏斗中的液面能_________,并_________,则说明原装置气密性良好.

C.装药品:先将_______放在多孔隔板上,打开________后,向_______中注入____________,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D.验纯气体:因为氢气是可燃性气体,进行性质实验之前务必进行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再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_______.则表示氢气不纯,需要重新收集并验纯;如果只听到很微弱的的声音,则说明氢气已经__________

E.收集气体:利用_________法或_________排空气法收集.

F.结束实验:关闭_______,产生的氢气无法从导气管中逸出,试管中的气压_______,就会将______由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压回______中,从而使____________分离,反应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