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燃油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它会造成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汽车尾气的控制和治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1)汽车尾气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NO2+H2O2HNO3+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2)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汽车尾气排放大量______造成的。

3)臭氧(O3)和氧气(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4)为减轻污染,汽车排气管加装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NOCO高效地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表示化合物的分子有______种。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反之则为氧化剂。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

【答案】NO 二氧化碳 分子的构成不同 2NO+2CON2+2CO2 CO

【解析】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

2)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3)臭氧(O3)和氧气(O2)分子的构成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

4)由图中信息可知,汽车尾气主要为NOCO,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两个NO分子与两个CO分子反应,通过CNO原子的重新结合,形成了一个N2分子和两个CO2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 N2+2CO2

①反应前后图中涉及的化合物有NOCO、和CO2共有三种;

②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2CO N2+2CO2,由题意可知,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反之则为氧化剂。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为+4价,还原剂是一氧化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土资源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

①下列气体的排放会导致形成酸雨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CH4     b.SO2     c.CO2 d.NO2

②下列处理方法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______

a.用氨水处理废水中的硫酸 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c.用铁粉从废水中的硫酸铜中回收铜 d.用硫酸铜和熟石灰配制波尔多液

③下列做法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是_______

a.作物秸杆露天焚烧 b. 废旧电池就地填埋

c.废旧塑料随意丢弃 d.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④化肥对粮食增产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碳酸氢铵(NH4HCO3) b.尿素[CO(NH2)2]

c.磷酸二氢铵(NH4H2PO4) d.硝酸钾(KNO3)

(2)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是实现美丽中国的保障。

①下列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饼干中常添加碳酸钙,目的是补充钙元素,可以预防____(填字母序号);

a.甲状腺疾病 b.贫血病 c.骨质疏松,佝偻病 d.智力低下,侏儒症

③王亮经常帮助家长做家务。他用洗洁精洗刷碗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作用。

④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碳晶地暖环保、节能、安全,其构造如图所示。

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挤塑板和_______

⑤端午节到了,学校组织学生到郊外踏青,妈妈给小明带了用糯米和火腿瘦肉制作的肉粽,它能为人体提供的两种主要营养素是____。肉粽被保存在密封的型料包装袋中,该塑料制品应具有___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同学们在树林里发现了马蜂窝,老师劝诫别干”插马蜂窝”的傻事,因为马蜂体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蛰咬后疼痛难忍,若发生此事故,就医前可用厨房中的____(填调味品)先做简单处理,缓解疼痛;

⑥返回时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把矿泉水瓶等垃圾随身带走,这个行为有利于缓解____(填一种环境问题);绿水青山是我们宝贵的资源,请针对防治水体污染给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同学为了弄清沼气池中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收集气体)将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绳吊入池中,再使瓶中的水全部倒出(见图),然后迅速拉起矿泉水瓶,盖上瓶盖。这种方法属于_____集气法。

(对气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CH4; 猜想II.全部是_____

猜想III.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中含有_____气体。

(2)步骤②加适量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

(3)若“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I或III”成立,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若“现象a”无明显现象, “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现象c”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猜想_____”成立

(5)若想证明“猜想III”成立,则“现象abc”分别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手持技术(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实时测量技术)测量模拟建筑火灾现场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的变化.验证建筑火灾逃生策略的合理性。

如图l所示,在圆简形透明塑料实验容器中底部3个点(K1、K2、K3)分别放置甲、乙、丙3根高低不同的蜡烛:如图2所示,在3根烛芯一定距离都依次放置氧气传感器(a1、a2、a3)、温度传感器(b1、b2、b3) 和二氧化碳传感器(c1、c2、c3)。点燃蜡烛后,盖上实验容器顶盖后,采集3根蜡烛火焰附近相关数据。

(1)实验获取 3 根蜡烛熄灭的时间如表 1 所示,并提取每根蜡烛在这三个时间火焰附近的含氧量如表2所示。

表1 3根蜡烛熄灭的时间

蜡烛

熄灭时间/s

106

164

199

表2熄灭时不同高度所测的含氧量%

熄灭时间/s

低处(a3)

中处(a2)

高处(a1)

106

19.8

19.1

18.5

164

18.9

17.7

x

199

18.6

17.1

16.5

①三支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

②表 2 中,x 可能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17.9 B.17.2 C.16.1

③蜡烛熄灭时,含氧量均不为零。请据此对燃烧条件的表述做进一步的细化:___________

④纵看表 2 数据,___________(填“低”“中”或“高”)处氧气含量下降最慢。

(2)实验获取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依次如图 3 和图 4 所示。

由此可知,点燃蜡烛后二氧化碳浓度由低处到高处逐渐变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3)从以上分析,建筑火灾时,人员应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逃生,依据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关于时针所对应的元素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200对应的元素极难形成化合物

B. 700对应元素的单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C. 1100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为Na+

D. 1200对应元素的单质化学性质不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厂采用烟气脱硫工艺,能消除二氧化硫,并将其转化为硫酸钙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SO2+O2 2CaSO4,该工厂每天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3.2t

1)理论上该工厂每天需要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_____

2)该工厂燃烧的煤中含硫1.6%,若其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该工厂每天消耗煤的质量为______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表示的意义是

(2)把t2℃时等质量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3)当A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A物质。

(4)t2℃时,将90g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得到A物质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是 g。

(5)t2℃时,将30g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可再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使之变为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有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盛有10g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克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t1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是溶液,加入锌粉,有气体放出

B. b点时,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C. c点时,烧杯中固体一定是铜

D. m1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