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锌粒放入试管 C. 加热液体 D. 点燃酒精

【答案】A

【解析】

A. 闻气体气味:应该用手轻轻的在瓶口扇动,仅使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选项正确;

B. 向试管中加入块状或大颗粒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将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使固体滑到试管底; 将试管直立,将固体放入,易导致试管毁坏,选项错误;

C.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管口向上倾斜,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溶剂的三分之一,试管不能接触焰心,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选项错误;

D. 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易引发灯内酒精着火,甚至酒精灯爆炸,选项错误。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0℃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30 g

B. 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10 g

C. 将20℃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 将40℃时甲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会变为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B. 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C. 探究分子不断运动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所示仪器(装置)回答问题(省略夹持仪器)。

(1)仪器e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制备并收集用于做铁丝燃烧实验的氧气,组装装置除需仪器a、c、i.j外,还需选用_______ (填标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

(3)写出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欲使反应随时发生或终止,应选取仪器___ (填标号)组装发生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密闭容器中,物质X不完全燃烧时可以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依据下表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物质

X

氧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6.6

8.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2

0

6.6

5.4

a

A. X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2.2% B. X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

C. 表中a的值为3.4 D. 无法确定X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水通电分解:_____________

(2)碳酸氢铵在烈日下暴晒:_____________

(3)常温下,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_____________

(4)湿法炼铜:_____________

(5)氨气(NH3)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一种红色固态物质和一种无色液态物质: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B. 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不相同

C. 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D. 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时,做了如下实验:

同学们发现两支蜡烛都熄灭了。

(提出问题)实验A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烧杯内的氧气被耗尽,所以蜡烛熄灭。

猜想2:烧杯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所以蜡烛熄灭。

(进行实验)

实验I:点燃蜡烛,塞紧胶塞。待蜡烛熄灭后,用放大镜照射白磷。观察到白磷燃烧。

实验II:经检测,实验A中,蜡烛熄灭时,烧杯内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3%。在集气瓶中按照一定的体积比收集气体,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和燃烧的红磷,实验记录如下:

V(O2):V(CO2

蜡烛

红磷

1:4

燃烧

燃烧

1:5

燃烧

燃烧

1:6

熄灭

燃烧

1:9

熄灭

燃烧

(解释与结论)

(1)实验B中蜡烛熄灭,体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2)实验I的目的是_______

(3)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实验II证明猜想2错误,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5)结合实验I与实验II,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实验反思)

(6)通过此实验,同学们对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了新的认识,如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点燃条件下,MN反应生成XY。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M

N

X

Y

微观示意图





A.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B.在该反应中,生成XY的质量比为9:22

CM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D.在该反应中,MN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