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g

B.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

C.X表示N2

D.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答案】B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X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氧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8,表示原子序数为8;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7号元素是氮元素,X表示N,故选项说法错误。

D、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是78,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10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合作发展了一种固态Z一机制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太阳能人工光合成燃料过程,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转化过程中,______(原子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_

(2)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为______

(4)该过程可缓解______,是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酸、碱、盐参与的化学反应有一定的规律。

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在搅拌下,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变成无色,此时溶液的pH较之前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若用实验证明酚酞仍存在于溶液中,你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现象是_____

2)已知反应:酸(稀)+X→CuSO4+水,若X为金属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该反应为中和反应,则X物质是_____

3CuSO4溶液不宜用铁制容器盛装,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数字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Zn2+中的“2”表示锌原子得到2个电子

B.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元素

C.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

D.中化学式上方的“+3”表示2个铝的化合价为+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5 mL酒精与15 mL水混合后的体积___(大于”“小于等于”)30 mL,这是因为 __________,该变化_______(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6 g碳在18 g氧气中燃烧,完全反应后得到的二氧化碳质量_____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24 g,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调查:

1)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实验室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___

2)可用________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3)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

4)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________水中的杂质。

5)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_

A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6)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实验时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硫酸,目的是________,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石油资源的匮乏使人们不断研究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世界上首座熊猫外形的光伏电站已在我国山西大同正式并网发电,电站由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石油和天然气。航空煤油是直升飞机的燃料,它是_______炼制的产品。

2)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能。为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_______;硅的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3)化石燃料的燃烧容易造成空气污染,为了减少雾霾的吸入,人们出行经常戴口罩,是利用口罩中填充物(活性炭)_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金属铁、铝、铜进行系列研究。

1)合金的应用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有下列三种合金:①铁合金;②铝合金;③铜合金,这三种合金被广泛应用的先后顺序按年代由远及近排列应是_______

2)该小组的同学利用单质铜制取 CuOH2,其设计方案如图 1

①铜在受热转化为 CuO 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②取一定量的 CuO 放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向烧杯中逐滴加入 10% NaOH 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 NaOH 溶液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 2 所示。当滴入 10% NaOH 溶液 120g 时(即 B 点),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 CuOH2沉淀的质量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 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

乙组

实验方案(反应后略)

实验现象

_____产生,天平指针向_____偏转

_____,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结论

猜想1正确

猜想2正确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逸出,导致指针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是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中进行。

(改进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改进,但是从物理学角度考虑仍有不足,试着指出其不足_____

(得出结论)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是: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微观解释)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选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