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向一支装有少量CuO的试管中依次加入下列物质,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提示:CuSO4+2NaOH═Cu(OH)2↓+Na2SO4

(1)图A实验中加入过量稀H2SO4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图C实验中加入过量稀H2SO4后,反应停止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

(3)如图D,向图C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插入新打磨的铝丝,在铝丝表面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铝丝.甲同学通过观察,认为试管中溶液里的溶质不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在甲同学分析基础上,乙同学认为要确定溶液里的溶质成分,只需向其中加入适量的__

(填序号)即可.

A.酚酞溶液 B.Zn粒 C.稀盐酸 D.Cu(OH)2 E.CaCO3粉末.

【答案】 CuO+H2SO4═CuSO4+H2O H2SO4、Na2SO4、CuSO4 有红色固体析出,且产生气泡 溶液为无色 BDE

【解析】(1)图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H2SO4═CuSO4+H2O;

(2)CuSO4+2NaOH═Cu(OH)2↓+Na2SO4、Cu(OH)2 + H2SO4 ==2H2O + CuSO4、2NaOH + H2SO4 ==Na2SO4 + 2H2O。图C实验中加入过量稀H2SO4反应停止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剩余的H2SO4、生成的Na2SO4和CuSO4

(3) Al+3CuSO4 =3Cu+Al2(SO43,2Al+3H2SO4= Al2(SO4)3+3H2↑,故在铝丝表面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红色固体析出,且产生气泡。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溶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中无硫酸铜。乙同学要确定溶液里的溶质是否含有稀硫酸:A.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无现象,错误;B.Zn粒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正确;C.稀盐酸不与稀硫酸反应,无现象,错误;D.Cu(OH)2与稀硫酸反应,蓝色沉淀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正确;E.CaCO3粉末与稀硫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正确。故选BDE。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贺电,中国人民又一次攀登上了世界科技的新高峰。“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外观像冰一样,遇火即可燃烧。

(1)开采海域“可燃冰”,要用金刚石做成的钻头钻凿海底坚硬的岩层,这是利用了金刚石_____的物理性质。

(2)燃烧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可燃冰”为燃烧提供了_____

(3)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_____和天然气等。

(4)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5)可燃冰若开采不慎,会导致甲烷气体大量泄露,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下图试管A中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试管B所对应的是电源的_____(填“正”或“负”)极。

(2)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3)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C.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质量发生了变化

(4)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分离不溶物的操作方法是__;生活中经常使用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

A.8 B.10 C.11 D.12

(2)若B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y=__,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3)若A中x=13,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煤在空气中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_____;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 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D. 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过生日,吹蜡烛时怎么吹也吹不灭,小明同学带着疑问与化学兴趣小组的老师和同学一起对“吹不灭的蜡烛”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而吹不灭的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继续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吹不灭的蜡烛芯外的金属可能是镁、铝、铁或铜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他们进行了下面的探究。(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提出问题】“吹不灭蜡烛”打火石中含有哪种金属?

【做出猜想】

猜想一:该金属是Cu 猜想二:该金属是Fe

猜想三:该金属是Mg 猜想四:该金属是Al

【实验探究】同学们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确定该金属的成分.

(1)甲同学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打火石呈银白色,猜想一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_

(2)乙同学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经过对现象的分析后,他们认为该金属一定不是铁,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猜想二不成立。

(3)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金属的种类,小明提议用硫酸铜溶液进行试验,请你预测,将打火石加入到硫酸铜溶液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其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即可)

(4)同学们一致认为小明的方案不合理,经过讨论他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确认了打火石中的金属是镁。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块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溶液

“打火石”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打火石”中的金属是Mg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反思】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_______________,

这种蜡烛实际也可以熄灭,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鸣和同学们通过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曲线,请回答:

(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小鸣取了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却忘了做标记,他设计不同的方案(不再用测定pH的方法),探究三种样品分别属于哪处溶液。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探究过程】①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三支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观察到其中一支试管内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结论:该样品是a处溶液。

②为进一步确定bc处溶液,又设计了以下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另取余下样品少量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足量的Na2CO3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

该样品为b处溶液

先有____________产生,后有____________产生

该样品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之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Ba(OH)2溶液于烧杯中,逐渐加入质量分数为20%H2SO4溶液.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H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Ba(OH)2中钡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当加入9.8gH2SO4溶液时,溶液的pH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7

(2)计算B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