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1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图是与水有关的3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烧瓶里的水发生了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实验时烧瓶内要加入几块沸石,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B中试管2内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1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点燃前需要_______________。

(3)对自然界中较浑浊的河水用C净化器进行___________(填操作方法)可得到较澄清的水,此操作可否将硬水变为软水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

(4)取一杯淡黄色的红糖水,把红糖水从C的简易净水器上部倒入,在下端管口接水后再尝一下,与原来的糖水比较其味道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而红糖水的淡黄色_____________(填“变深”、“不变”或“褪去”),说明净水器中的______________具有吸附色素的作用。

【答案】(1) 物理 防止暴沸 (2) O2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该气体,发现木条复燃 验纯 (3) 过滤 不可以 相同 褪去 活性炭

【解析】

试题分析:(1)蒸馏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实验时烧瓶内要加入几块沸石,目的是防止暴沸;(2)由水电解实验的现象可知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该气体,发现木条复燃,试管1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点燃前需要验纯;(3)对自然界中较浑浊的河水用C净化器进行过滤,可得到较澄清的水,此操作不能将硬水变为软水,因为过滤只是去的难溶性的杂质;(4)(4)取一杯淡黄色的红糖水,把红糖水从C的简易净水器上部倒入,在下端管口接水后再尝一下,与原来的糖水比较其味道相同,而红糖水的淡黄色褪去,,说明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具有吸附色素的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文字或者符号表达式为 ,收集氧气可选用E装置,理由是

(3)若装置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①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反应物

(4)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装置,若使用装置G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 (填“e”或“f”)通入。

(5)F装置可以用来收集和储备气体。当装置中收集满氧气后,如果需要排出氧气,则可使用排水法,水应从(填“b”或“c”) 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2年11月,白酒塑化剂风波再次引发食品安全领域的“地震”。塑化剂的化学式为C24H38O4,对人体血液系统会造成损害。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化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2

B.塑化剂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38%

C.塑化剂由66个原子构成

D.塑化剂是一种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一)、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的盐酸,图是某种抗酸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的说明书的部分内容:

药物的用法要求“嚼碎服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书中注明“注意事项:胃溃疡患者慎用”,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二)、盐酸在工业上常用于除锈。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刚开始观察到的现象是 ,过一段时间会发现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水是生命之源。

(1)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实验前关上活塞,向长颈漏斗内倒入水,若观察到 现象,则说明气密性好。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该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2)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常向水中加入 检验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为

(3)下列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自然沉淀 B沙层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杀菌消毒

(4)写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没有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李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A中 ,B中

(2)小红认为李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李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如果利用B装置,应补做的实验是 ,如果观察到 ,则证明猜想①成立。

小明同学受酸碱中和反应探究实验的启发,认为可以借助酚酞试液来证明,小红同学认为不可行,你赞同 的观点,理由是

海宁同学设计的方案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猜想①成立,相关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反思拓展】

(1)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3分)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钠粉末溶于400g水中配制成溶液,取1/4该溶液,向其中加入20%的氯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反应方程式为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所得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碳酸钠粉末的总质量及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略去),则甲、乙、丙、丁依次是

A.C、CO、CO2、H2CO3

B.CO、CO2、C、H2CO3

C.CaO、Ca(OH)2、CaCl2、CaCO3

D.CaCO3、Ca(OH)2、CaCl2、Ca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用字母序号填空:

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

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

两个氢原子 三个水分子

两个钠离子 氧化铁的化学式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 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