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A、B、C、D、E是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B、E为黑色固体,C是一种约占空气总体积21%的气体,A、D为液体。据此判断:

(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B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3)写出②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答案】H2O2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催化作用(或填“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分解 铜 + 氧气氧化铜

【解析】

C是一种约占空气总体积21%的气体可知,C是氧气;A为液体,B为黑色固体,A、B混合生成氧气,可知A为过氧化氢,B为二氧化锰,D为水;E为黑色固体由氧气和其它物质反应生成,所以E为氧化铜。

(1)A为过氧化氢,其化学式为H2O2,故填H2O2

(2)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文字表达式写为:过氧化氢 + 氧气

B为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故填催化作用(或填“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

(3)反应是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故文字表达式写为:铜 + 氧气氧化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高钙片的外包装药品部份说明,请仔细观察、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高钙片

(规格)2.5 g/片

(主要原料)碳酸钙、维生素D

(功效成份)每片中含:钙500mg

维生素D 100IU

(用法用量)每次一片,每天1次

高钙片

(规格)2.5 g/片

(主要原料)碳酸钙、维生素D

(功效成份)每片中含:钙500mg

维生素D 100IU

(用法用量)每次一片,每天1次

(1)维生素D种类较多,其中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

试计算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维生素D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3)如果按用量服用,则每天补充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 g。

(4)根据你对补钙产品的调查和已有的化学知识,这里的“钙”指______(填字母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的是 ( )

A.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碳+水碳酸(H2CO3

C. 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 D. 镁+氧气氧化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相同条件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进行如下两组实验。(提示:本实验所用汽油与KMnO4、碘均不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l)KMnO4晶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根据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图示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图示

实验操作及现象

步骤1

振荡后静置:

(1)A试管中晶体全部溶解,溶液呈________色;B试管中晶体不溶解,汽油不变色。

步骤2

将步骤1中A试管内溶液倒入B试管中,振荡后静置:(2)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液体分层,上层为______色,下层为_____色,试管底部无固体残留

(实验2)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操作图示

实验结论或解释

(3)由图2所示现象可知:碘_____(选填“不”、“微”或“易”)溶于水

(4)图3所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紫红色溶液的名称是________。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_____(选填“强”或“弱”)

(反思与应用)

(5)碘易溶于酒精。若(实验2)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______(选填“分层”或“小分层”)。

(6)“从稀碘水巾提取碘”是“海带提碘”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其原理类似(实验2)中第二步操作。工业实际生产时使用其他挥发性液体代替汽油,这种挥发性液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与水不互溶②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在通常情况下,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C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D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实验室常用含D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单质E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反应(4)和(5)中某些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名称是________

(2)反应(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 2个氮分子_____ ② 3个硫酸根离子_____ ③ 碳酸钠____ ④氦气_______⑤ 氢氧化钙_____ ⑥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物质_________ ⑦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① 2H____________ ②4Fe2+___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CO+CuOCu+ CO B. Cl2+H2O=HCl+HClO

C. Na2O+2HCl=2NaCl+H2O D. C+H2O(气) H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实验探究]甲、乙、丙三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

乙组

丙组

实验装置

⑴甲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_______;小气球先膨胀,冷却后变得更瘪;反应后冷却到室温称量,天平的指针_______(填:向右向左”)偏转。在该实验中,玻璃管上系一个小气球的目的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⑵乙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变为________色,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⑶丙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天平不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改变。

[实验反思]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__装置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样品。由下图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可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A. 47.5% B. 21.2% C. 70.7% D. 8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