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1)水厂处理水时,有时会向水中加漂白粉,此过程发生的是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

(3)电解水时,用__________来检验右图B试管中的气体。

(4)若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明显会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答案】化学 加热煮沸 带火星木条 升高

【解析】

(1)水厂处理水时,有时会向水中加漂白粉,起杀菌消毒作用,有新物质生成,此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2)水样煮沸时,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下降,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煮沸;

(3)由图示可知,电解水时,B试管中的气体是电源的正极生成的是氧气,由于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用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右图B试管中的气体;

(4)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若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明显会升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且在自然界中可以实现乙和丁的循环。它们之间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请推断:

(1)若乙是单质,则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由甲→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乙是化合物,则乙→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下面的装置图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气体。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选用_______装置制备甲烷,收集气体时可选用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课外小组为了测定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将10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g

35.2

58.4

82.6

107.6

(1)第1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课外活动中,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如左下图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该实验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右下图所示。

(1)图示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2)小丽同学根据实验原理,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该装置与用玻璃棒做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烟成分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属于_____(纯净物混合物”)。空气成分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用微观示意图表示空气的主要成分(已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如图中最合理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装置回答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氧气性质的相关问题。

(1)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关于实验A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①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②当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开始收集氧气

③实验结束后,先撤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操作是_____

(3)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

(4)C中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_____,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定质量守恒定律时,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B两个实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知道,实验A中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在该实验中气球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_,实验B中测得反应前后质量减小了,质量减小的原因是_____,若要使该实验测得的质量相等,需要进行如何改进_______

(2)以上两个实验中,满足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

(3)某学生在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课上用如图C所示的装置做实验,瓶内放了足量的稀硫酸,气球内放有一定量的镁粉,将它紧紧栓在瓶口上,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W1,然后将气球内的镁粉全部倒入瓶内,反应的方程式为(Mg+H2SO4=== MgSO4+H2↑),观察到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气球逐渐胀大,充分反应后最终再次称量,质量为W2,结果W1>W2(装置不漏气)。反应后称得质量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实验室有一瓶石灰石,其标签如图。同学们为了分析该石灰石成分含量与实际是否相符,进行了实验。某同学取10 g样品加入到100 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刚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中的剩余物质量为106.04g。

试通过计算确定:

(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__

(3)根据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并判断样品是否为合格产品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