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分析: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氯酸钾
 

580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l:1)
 

370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__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反思】

(1)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3)同种催化剂,还有 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

A. 氧元素 B. 氮元素 C. 铝元素 D. 钠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①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_构成。

②认识物质的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右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____。

③认识物质的制法

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右图)。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碳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B. 氧气具有可燃性,用于火箭发射

C. 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用于食品防腐

D.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制成各种灯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锈铁钉 B. 山泉水 C. 液态氧 D. 鲜牛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用化学用语填空:氢元素_____________、氯离子_____________、硫酸亚铁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

W

G

H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2

12

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W是5g 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 P是生成物 D. 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黄浦区2016-2017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碳与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有关量的变化见右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 (a-b)表示反应消耗的碳的质量

B. (a-b)表示反应前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C. b表示生成的铜的质量

D. b表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崇明县2016-2017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金刚石用于制玻璃刀 B. 生石灰用于干燥剂

C. 稀有气体制成电光源 D. 活性炭用作净水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