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实验室里加热30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

【答案】 9.6g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5.5g

【解析】1)由于是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即制得氧气:30g-20.4g=9.6g

2解: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3O2

245 96

x 9.6g

x =24.5g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30g-24.5g=5.5g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二氧化锰的质量为5.5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质量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的溶液和固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

B. c点时,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 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

D. e点时,固体中只含两种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老师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铜片上罩上烧杯,请根据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

(2)罩上烧杯的作用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 ③_______________

(5)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活、能源、材料、科研息息相关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______________,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2)化石燃料已得到广泛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_、天然气。

(3)某食品包装袋上的说明如下:

商品名称

××饼干

配料

鲜鸡蛋、白砂糖、小麦粉、植物油、奶油、食盐、香精、膨松剂

规格

400g

储藏方法

避免阳光直射,存放在阴凉干爽的地方

保质期

18个月

生产日期

2018328

某同学准备用这种饼干作为午餐,根据营养均衡原理,你认为他还要增食______________以补充饼干中没有的营养素。

(4)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S + 2KNO3 + 3C=X + 3 CO2↑ + N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5)我国的高铁技术领先世界,高铁钢轨采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实现无缝焊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离不开实验,以下是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下方的字母,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_(填一种)

(3)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除需ACE以外,还需要另外增加的仪器是_________。写出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H

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________(“a”“b”)端导入。

(4)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实验过程]检查装置气密性,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打开弹簧夹K1,关闭弹簧夹K2K3K420mL水注入锥形瓶I中,关闭弹簧夹K1,振荡瓶J,打开弹簧夹K2

无明显现象

关闭弹簧夹K2,打开弹簧夹K4,将20mL 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K中,关闭弹簧夹K4,振荡瓶J,打开弹簧夹K3

锥形瓶J中的热水剧烈沸腾

[实验分析]锥形瓶J的热水剧烈沸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有观点认为只需要进行实验操作Ⅱ,即可说明CO2NaOH发生反应.你对该观点的看法是_______(选填赞同不赞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

(一)、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

请回答下列各题:

(l)仪器① 的名称_________,②的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能刚有气泡就开始收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既能收集氧气也能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检验瓶中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可用_____________(填药品名称)。

(4)乙炔(C2H2)气体可用电石(CaC2块状固体)和水反应来制取,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实验室制取乙炔(C2H2)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填序号)。

(二)、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请写出一个双球管中可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据此现象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

(3)相同质量的磷、铁、镁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Ca(OH)2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Ca(OH)2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NaOH

42

109

129

174

314

347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Ca(OH)2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A”“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有下列措施: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其中均可行的一组是______(填序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3)20℃时,200g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20℃,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4)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CaO固体后,恢复到20℃,得到的溶液(乙溶液),已知:CaO + H2O = Ca(OH)2 则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为ω()_____ω()(“>”、“<”“=”)。

(5)现有60℃时含Ca(OH)2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写出相应的符号

的微粒符号______;②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为______(填化学符号)

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在一定的条件下,A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F,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若参加反应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且F为氧化物,则F的化学式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 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 A 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 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_(选填“向左”、 “向右”或“不”)偏转, 原因是______。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 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 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 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原子种类 分子种类 原子数目 分子质量 分子数目 原子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