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有关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一定只有一种生成物
B.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一定有气体生成
D.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分析 根据反应类型的含义进行解答.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 解:A、化合反应要求生成物必须是一种物质,故A正确;
B、有单质与化合物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就不是置换反应而是化合反应,故B错误;
C、根据分解反应的含义可知反应物一定只有一种,而不一定有气体生成,例如氢氧化铜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和水,生成物没有气体,故C不正确;
D、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虽然有两种化合物生成,但不是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各种反应类型的实质,只有这样才能对物质的反应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下列是初中化学中三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C实验中烧杯①溶液变红,烧杯③的作用是与烧杯①进行对比.
(2)A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frac{1}{5}$,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②③④(填序号).
①装置气密性好    ②红磷过量或足量
③实验前夹紧止水夹完全反应后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
④冷却到室温后才打开止水夹    ⑤要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3)B实验中,由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的现象可以得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4)实验时,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并着火,可用湿布覆盖,其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同学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80g该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至pH等于7,测得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129g.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百炼成钢B.石油分馏C.玉石摔碎D.滴水成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华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操作流程如图:

(1)小华同学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10g.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试剂瓶塞正放.
(3)在用量筒量取水的过程中,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他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规范的是C(填序号).

(4)若小华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则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有AB(填序号).
A.称量前天平未调平 B.称量纸上残留少量食盐  C.向烧杯中加水时,有少量水溅出 D.称量时未用游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构建知识网络图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请完善网络图,并根据图示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上述知识网络图.图I中①原子;图Ⅱ中②元素的种类,③化合物.
(2)根据图I中所示关系填写下列空白:
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⑤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⑥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⑦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⑧原子得失电子转化为离子.
(3)依据图Ⅱ完成下列问题:⑨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填“并列”或“包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1所示.
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固体中一定含有Fe,一定不含Fe2O3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也是浅绿色,并设计如图2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②中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由此可以判断固体中一定含有CaO.乙同学对滤渣B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①固体减少,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和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何用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cm3)配制50g5%的稀盐酸?
(1)计算:设需要37%的浓盐酸的质量为x,则有:50g×5%=x×37%
x≈6.8g,v≈5.7ml
(2)量取浓盐酸和水:用10mL量筒量取浓盐酸,用50ml量筒量取水.
(3)配制溶液(或稀释):将量好的水先倒入一只100mL烧杯中,再把浓盐酸小心注入水使两者混合中,并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使两者混合均匀.
(4)装瓶并贴标签.
小结:用液体溶质或浓溶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有计算、量取、溶解、装瓶,所需仪器有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试剂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1.6g甲烷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不完全燃烧),生成物CO、CO2和H2O的总质量为7.8g,若要使该质量的甲烷完全燃烧,还需补充0.2g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