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题文)如图所示的装置使用实验室中常见仪器组装而成,该装置在实验室中有多种用途。关于该装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装置在实验室中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B. 该装置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由分液漏斗中加入

C. 该装置在实验室中可以用来将一个仪器中的气体“捕捉”到另一仪器中

D. 该装置优点控制反应速率

【答案】B

【解析】

A、该装置可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并且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A正确;B、此装置制取氧气时,在锥形瓶中放入二氧化锰,在分液漏斗中应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故B错误;C、该装置在实验室中可以用来将一个仪器中的气体“捕捉”到另一仪器中,如氧气,如锥形瓶中的氧气可以通过向长颈漏斗中加水,气体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故C正确;D、此装置中的分液漏斗可逐滴滴加液体,进而可控制反应速率,故D正确。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如图是某化学活动小组围绕探究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的优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答一点)

(2)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

(3)请列举出通过破坏该条件达到灭火目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分别称量下列两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填标号)。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NaOH溶液和Na2SO4溶液

(2)在足量氧气中点燃镁条的实验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一。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g。

(3)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微观示意图如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个A分子由__个原子构成;

②C分子中元素的质量比N:O=__

③该反应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为__

④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__(填标号)。

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种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2H5OHO2置于密闭容器中,点燃使其恰好完全反应,产物为CO、CO2H2O,待容器恢复至室温,测得容器内COC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都可以选用_____。(填字母序号)作为发生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选用D装置的原因是_____

(3)如图G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等,用该装置能完成的实验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氢气

B.瓶内装满水,氧气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

C.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D.瓶内装有浓硫酸,气体从b端通入,吸收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Ⅰ.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氧化铜参与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_不变。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取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__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所得固体

_____g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_____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2)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

(3)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一: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 (填写编号)。若选择 F 装置收集 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 (“a”“b”)口进入。实验室用 B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3) C 为实验室用 5% 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为配制 3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过氧化 氢溶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 g。

实验二:鸡蛋主要由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蛋壳的主要成分是 CaCO3里面覆盖一层蛋壳膜嘉宝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蛋壳中的 CaCO3 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a.蛋壳经过科学检测其中含 CaCO3 的质量分数约为 82%~85%,含蛋白质质量分数 14-17%。b.蛋壳膜中蛋白质含量约为 90%~93%。

(设计方案方案一灼烧法”,将该蛋壳放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并采集相关数据进行测定。

方案二酸处理法,将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后再进行吸收转变为碳酸钡进行测量处理。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略)

方案一称取 12.0 g 蛋壳研磨成粉末置于通风橱中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再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 7.16 g。

方案二用下图所示的连接实验装置称取 12 g 蛋壳样品进行实验(假设其他成分均不与 HCl 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4)该实验装置的主要缺陷是_____

(数据处理

(5)方案一产生的 CO2 质量_____g,蛋壳中的 CaCO3 的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

(6)方案二根据方案二的实验内容请用文字或图表说明该方案的数据处理方法_____

(评价反思

(7)方案二中装置 C 的作用是_____

(8)方案一测定值与科学检测的数据有较大误差主要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3 g 铁和 M 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 0.2 g 氢气,则 M 可能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1)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是否放热:取适量稀盐酸于烧杯中,测其温度后,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充分反应后再测温度,发现温度明显升高。于是得出结论该反应放热。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_____理由是:_____

(2)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需要称量NaCl固体____g。用量筒量取水时如图所示操作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