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0﹣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相等

C. 欲提纯含有少量甲的乙物质,应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D. t1℃时,用60g甲的饱和溶液加水可以配制成200g5%的甲溶液

【答案】D

【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0﹣t2时,甲的曲线在乙的曲线下方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错误;

B、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相等错误;

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要提纯乙物质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错误;

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33.3%,所以t1时,用60 g甲的饱和溶液加水可以配制成200g 5%的甲溶液,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新制的蒸馏水不宜养金鱼,因为新制的蒸馏水中含有较少的()

A. 氧元素 B. 氧原子 C. 氧分子 D. 氢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江北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相信你对环境保护已有了新的认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环卫工人可以直接将垃圾堆放到人烟稀少区 B. 清洁工就地将落叶焚烧

C. 对餐饮业的油烟排放进行严格把关 D. 周边农区禁止喷洒农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在阴影区域部分,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选填“AB盐酸反应生成、C”)

(2)若饱和A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提纯A的方法为______结晶,过滤。

(3)P点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__

(4)t1℃下,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

(5)向试管中滴入2mL水后,若X中有固体析出,则X______(选填“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1)进行实验前,先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将水面上方的空间分为_____等份;

(2)该实验中要求红磷过量,你认为是否有道理?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等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消耗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此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在此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均不发生改变;

(2)此反应的两种生成物均属于化合物中的①_____(填物质分类),你判断的微观依据是这两种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②_____

(3)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是实验室中的部分装置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

(2)装置B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若利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药品加入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

(3)D装置制取气体时,固体应在液体之_____(”)加入,某同学选用装置DE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方法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动作太慢,还差少量的氧气收集满,锥形瓶中的反应就已经停止了(如图2所示),若想集满这瓶氧气,在不拆卸装置和不添加过氧化氢溶液的前提下,请你帮他想出一种解决方法:_____

(4)用装置C收集CO2,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的木条放在_____(“a”“b”)处.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F操作的现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b=8

B.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变成S2

C. 硫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

D. 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

A. FeFe2O3FeCl3

B. SO2H2SO3H2SO4

C. Na2CO3NaNO3KNO3

D. CaCl2溶液CaCO3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