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

1)原子序数为178的三种元素形成的氮肥的化学式是_____

2)图2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____判断错误。

A 原子序数ZY B 核外电子数:XY C YZ处于同一周期

3)从图2中分析,X是氧元素,则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

4)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不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CON2 B SO2CO2 C PO43SO42

5)写出一条第二周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变化规律:_____

6)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

【答案】NH4NO3 B 7 B 从左到右,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递增 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

【解析】

1)由原子序数为1(氢元素)、7(氮元素)和8(氧元素)的三种元素组成的氮肥是NH4NO3.故填:NH4NO3

2

A.同一周期中,由左至右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因此原子序数:ZY,该选项说法正确;

B.同一族中,由上至下核外电子层数数依次递增,所以电子数也增大,核外电子数X<Y,故说法不正确;

CYZ处在同一横行中,处于同一周期,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X是氧元素,则Y元素是硫元素,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则Z(即氯)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故填:7

4)由上述分析,结合题图可知,CNSPO原子序数分别是6716158,原子序数就是质子数,原子内部: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得如下数据:

A.每个一氧化碳分子和每个氮气分子的原子个数均为2,电子个数分别是6+8=147+7=14,属于等电子体。

B.每个二氧化硫分子和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的原子数均为3,电子数分别是16+8×2=326+8×2=22,不属于等电子体。

C.每个磷酸根离子和每个硫酸根离子的原子个数均为5,电子个数分别是15+8×4+3=5016+8×4+2=50,属于等电子体。

故填:B

5)第二周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变化规律是从左到右,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递增;故填:从左到右,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递增;

6)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故填: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他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三种办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是(

A.a B.b C.c D.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对该元素的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34

B.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

C.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失去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为验证炭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既有CO又有CO2,设计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进行实验)

1)按上面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B装置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_____

3)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入混合气体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目的是_____

4)根据设计意图,观察到_____(填写实验现象)时,证明混合气体中既有CO又有CO2

5)从环保角度分析,该流程设计中的一处明显不足是_____

(反思)

写出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将洁净的铁钉投入到氯化铜溶液中,发现铁钉表面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少量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产生的气体提出猜想:可能是CO2HClCl2O2H2

(查阅资料)25℃时,1体积水最多溶解500体积HCl气体,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最多溶解2体积Cl2 ,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可生成两种钠盐和水。

(讨论分析)依据猜想和资料,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讨论:

1)甲同学首先排除了二氧化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根据资料推理得出产生的气体不可能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同学认为是Cl2,则只需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进行检验。

(设计方案)实验小组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的试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产生的气体是O2H2,装置C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确保安全,戊同学认为: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并_________________,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进行实验)经戊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干燥的气体从a处通入,过一会儿点燃C处的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变为光亮的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通气,再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解释结论)铁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反思评价)由上述实验可知氯化铜溶液显_______(填酸性碱性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3”可表示不同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3H2O ②NH3 ③Fe3+(亚硝酸)

(1)表示元素化合价数字的是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下同);

(2)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

(3)表示每个分子中所含某元素原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

(4)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乙醇与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7gH2O2.2gCO2和一定质量的CO,则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CO的质量分别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管道煤气中常添加微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硫醇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

B. 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

C. 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1个乙硫醇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用甲和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X,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及生成丙的质量比为甲:乙:丙=23:17: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丙属于单质

B. 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C. 物质X中含三种元素

D. 甲这种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