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__7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_________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滴入___________中。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 mL时,此时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将8O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一定质量的10%的稀盐酸相混合,滴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则稀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73g(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答案】 等于 NaOH+HCl=NaCl+H20 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 HCl和NaCl 等于

【解析】(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pH=7;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2)根据曲线判断,溶液的pH逐渐增大,是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3)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原理是:HCl+NaOH=NaCl+H2O,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溶液仍为酸性,所以是氢氧化钠只和部分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化学式为:HCl、NaCl;(4)8Og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一定质量的10%的稀盐酸相混合,滴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设需要稀盐酸的质量为x,则:

HCl+NaOH=NaCl+H2O

35.5 40

x=73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家庭养观赏鱼时会在鱼缸里放点鱼浮灵,可使水中的含氧量迅速增加。“鱼浮灵”

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xNa2CO3 y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其进行探究。

Ⅰ. “鱼浮灵”的性质研究

实验1:取少量“鱼浮灵”于试管中加水,有持续细小气泡缓慢放出;继续向试管中加有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_____________,说明有O2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取实验1中上层清液,测得溶液pH > 7,说明溶液呈____性(填“酸”、“碱”或“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有_________生成。

结论:过碳酸钠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化学性质。

Ⅱ. “鱼浮灵”的制备研究

“鱼浮灵”的工业制备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 异丙醇为有机溶剂,水与异丙醇可以互溶,过碳酸钠在异丙醇中溶解度较小。

稳定剂中MgCl2Na2SiO3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一种难溶物将过碳酸钠粒子包裹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浊液中加入异丙醇的作用是________

Ⅲ. “鱼浮灵”的组成研究

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产品过碳酸钠(xNa2CO3 yH2O2)组成的测定(杂质对测定无影响)。

⑴实验前先缓慢通N2一段时间,加热铜网至红热后,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硫酸,直至A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N2。继续缓慢通N2的目的是________

⑵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先滴入稀硫酸,后加热铜网,会导致x : y的值_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⑷实验测得C装置中铜网增重1.2g,D装置增重2.2g,则x : y =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人类使用的化石燃料主要是煤、石油和________________,直接燃煤会形成严重的酸雨,酸雨是指pH小于______________的降水;

(2)为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将二氧化碳进行转化。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前

反应后

A

B

C

D

①以上4种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在反应中CD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经由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的过程如图:

①反应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反应的Ⅱ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③在上述循环过程中,最终得到的产品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设计或结论合理的是

A. 向某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少量,可加入适量的,充分搅拌后过滤

C. 四种离子可在的溶液中大量共存

D.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装有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证明该气体中不含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可用带柄V形玻璃管完成以下实验:

(1)如图1所示,往A处注入H2O2溶液,在B处下方加热使硫粉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C处后排放的目的是 ,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图2所示,A处盛浓氨水,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另取一相同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问题:

(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反应。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整个生产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H为芝士(奶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现泡茶的原创者。自创立以来,受到年轻人欢迎,让我国饮茶这一古老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芝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配制该饮料的橙子富含维生素C,缺乏该物质会引起夜盲症

C. 上图中塑料袋加热熔化,具有热固性

D. 茶叶中茶多酚化学式为C17H19N3O,该物质为无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低钠盐”可以控制钠的摄入量从而防治高血压等疾病。制备“低钠盐”是在食盐中用NaCl按照配方比例添加食用KCl。国内某些生产厂家为改变“低钠盐”口味还会加入少量镁盐(仅限MgSO4或MgCl2)

(1)测得某“低钠盐”样品a中含有NaCl和KCl,该样品中的NaCl和KCl溶于

水时解离出的阴离子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探究某“低钠盐”样品b中是否添加镁盐,以及添加的是何种镁盐

猜想I、不含镁盐 Ⅱ、含有硫酸镁 Ⅲ、含有氯化镁

进行实验

3)请完成下表(已知BaSO4是难溶于水和酸的白色固体):

假设和现象

判断和化学方程式

若现象a白色沉淀

猜想____不成立。

若现象a_________

现象b_________

则猜想Ⅲ成立。写出无色溶液B与硝酸中和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若现象a、b均

为:产生白色沉淀

则猜想____成立。写出无色溶液B与硝酸钡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组学生海边盐场参观,带回了部分粗盐样品,并对其进行了如下图探究:

(1)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

(2)操作③④中均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 7.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精盐与砝码放反了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4)查阅资料得知:粗盐中除含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假定可溶性杂质只有MgCl2一种),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小组同学将所得的精盐又作了如下处理:

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在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损耗,最终得到的NaCl固体的质量将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原精盐中NaCl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