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磷在空气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铜在空气中加热,黑色固体变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表述一致的是

实验

x轴表示的含义

y轴表示的含义

A

将MnO2放入双氧水中

时间(s)

溶液中水的质量(g)

B

足量红磷在装有空气的

密闭的集气瓶中燃烧

时间(s)

瓶内气体的体积(mL)

C

向白色硫酸铜粉末中

逐滴滴加水

水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D

CO与CuO反应

通入CO的物质的量(mol)

CuO的物质的量(mol)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过氧化氢是一种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物质。实验室里现有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消毒液,为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称取2g二氧化锰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该消毒液,反应完全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98g,请计算该过氧化氢消毒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是SO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南省洛阳市八校九年级中考联合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若学校实验室对你开放,请从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取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如何检验发生装置的气密性:____。

(2)图F为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贮气等用途的装置。当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________(填“a”或“b”,下同)处导管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南省洛阳市八校九年级中考联合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酒香不怕巷子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小组同学在查阅“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的原因”时,看到了以下资料。

【资料】

i.实验室所用酚酞溶液pH < 8。溶液中,酚酞的分子结构会随着pH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的结构在溶液中会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具体如下表所示。

溶液的pH

1≤pH<8

8≤pH≤13

pH>13

酚酞的分子结构

内酯式

醌式

羧酸式

酚酞溶液的颜色

无色

红色

无色

ii.醌式结构的酚酞能与H2O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该物质在溶液中的颜色不会随着pH的改变而改变。

iii.NaOH溶液浓度越大,溶液pH越高。

该小组同学对上述资料产生了兴趣,决定对酚酞溶液颜色的变化开展探究。

【进行实验】

组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数据

1

1-1:配制pH为13的NaOH溶液,取5 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后,分成两等份

1-2: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溶液红色褪去

1-3: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溶液红色褪去

组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数据

2

2-1:分别配制pH为8、10、11、13

的NaOH溶液,各取5 mL分别

加入4支试管中,再分别向4支

试管中加入5滴30 % H2O2溶

液,最后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每支试管中溶液都先变成红色, 然后红色逐渐褪去, 各支试管褪色时间如下图所示:

2-2:配制pH为9的NaOH溶液,分别取5 mL加入4 支试管中,再向各试管加入5滴质量分数分别为0.5%、1%、2% 、4%的H2O2溶液, 最后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每支试管中溶液都先变成红色, 然后红色逐渐褪去, 各支试管褪色时间如下图所示: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1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2)实验1-2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1-3的目的是验证“pH>13时,红色酚酞溶液会变成无色”,请补全实验操作_______。

(4)由实验2-1可以得到结论:H2O2能使变红的酚酞褪色,_______。

(5)实验2-2的目的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小组中某位同学在进行实验2-1时,滴加30 % H2O2溶液,振荡、静置30 min后,才向溶液中加入2滴酚酞溶液。静置过程中,他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加入酚酞溶液后,他发现4支试管的褪色时间均长于原实验2-1。导致酚酞褪色时间变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忽略NaOH与空气中CO2的反应)

(7)该小组同学欲继续探究导致红色酚酞溶液褪色的原因。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配制pH为14的NaOH溶液,取5 mL于试管中,加入5滴30 % H2O2溶液,再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分析导致上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的可能原因: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某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碳酸钠、氧化钙、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完成下列问题:

①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流程分析,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适量滤液C,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A中有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