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学习化学的目的是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夜晚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人们每天的饮食中都应有蔬菜、水果,其目的是补充蛋白质
C.扑灭精密仪器、图书馆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

分析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需和氧气接触,三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燃烧的着火点.当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燃烧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了,意外地燃烧会造成伤害事故,应尽量避免.

解答 解:A、泄漏的天然气与空气充分接触,遇火燃烧将会产生爆炸,开灯产生的电火花会引燃泄漏的天然气,因此开灯检查天然气的泄漏是绝对不可取的.此说法错误;
B、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目的是补充维生素;此说法错误;
C、当电器设备失火时,为了防止发生触电事故,最好选择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主要原因是液态二氧化碳不导电.此项说法正确;
D、油锅内加水,油的密度比水小,会使油浮在水面不能使火熄灭;应用锅盖盖住着火的油锅隔绝氧气,会使油因不能与氧气接触而熄灭.此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掌握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就能解决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质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
A.氯化钠溶液B.CO2C.澄清石灰水D.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是A(填序号).
A.研钵      B.量筒      C.漏斗     D.玻璃棒
(2)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D(填序号).

(3)操作④所得滤液依然浑浊,出现在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AB
A.滤纸破损                     B.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D.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4)操作⑤是蒸发填操作名称).该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可采取的措施有用玻璃棒搅拌.实验结束时可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5)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超过了100%,其可能原因是C(填序号).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日常生活中下列现象,其中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不同的是(  )
A.铁锅生锈B.苹果腐烂C.石蜡熔化D.天然气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经过一年化学知识的学习,你认为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氧气和氢气,说明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B.矿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C.走进花园能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加压条件下,石油气液化后体积变小,说明加压条件下分子体积会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运用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30405060
溶解度/g氯化钠36.336.637.037.3
硝酸钾45.863.985.5110
(1)a表示硝酸钾(或KNO3) 的溶解度曲线.
(2)曲线上p点表示的意义是t℃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60℃时,50g水中加入60g硝酸钾固体,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生活中的做法,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将米粒磨成粉B.铁铸成锅C.将粮食酿成酒D.用玻璃刀划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X=35.
(2)化学性质相似的两种元素是BC,属金属元素的是A.(填序号)
(3)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Br2(用A、C表示),该化合物是由离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抹在墙壁上的 石灰浆逐渐变硬B.用苛性钠干燥氢气、氧气
C.石蕊溶液遇到酸变成红色D.用生石灰制取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