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CO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二组实验。请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

(设计与实验)

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一

实验步骤二

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一

实验步骤二

实验I

实验II

(探究与结论)

(1)实验I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现有下列信息:

资料卡片一

20NaOH、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

物质 溶解度(S)/g

NaOH 109

Na2CO3 21.8

资料卡片二

20NaOH、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物质 溶解度(S)/g

NaOH 17.3

Na2CO3 <0.01

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料信息再设计实验Ⅲ,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Ⅲ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气泡冒出 CaCl2+Na2CO3=CaCO3↓+2NaCl CO2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Na2CO3 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一定体积的饱和NaOH乙醇溶液试管中 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析】(1)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钠,所以实验I中步骤一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气泡产生现象;(2)实验Ⅱ步骤二中加入的氯化钙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l2+Na2CO3=CaCO3↓+2NaCl;(3)CO2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Na2CO3,此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拓展延伸】有资料卡片中的信息可知,氢氧化钠既溶于水,也溶入酒精,而碳酸钠能溶于水,不溶于酒精中,可设计如下实验: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一定体积的饱和NaOH乙醇溶液试管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是___________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可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受污染水中的可溶性有毒物质

C.加强对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经处理达标后排放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2)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原温度,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g。

②当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_______________方法提纯A物质。

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

(1)其主要操作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①过滤 ②溶解 ③蒸发 ④计算产率

(2)下图是某同学过滤的操作图,指出图中明显错误______;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一种)

(3)蒸发时,蒸发皿内出现________ 时应停止加热。

(4)通过以上操作只能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欲除去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得到纯净的NaCl,可采用如下图所示流程:

①上图中所用甲、乙、丙三种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

A.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

B.Na2CO3溶液、KOH溶液、稀盐酸

C.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硫酸

②反思交流:通过以上规范操作,制得氯化钠的质量比原粗盐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______(增多”、“减少”、“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在发生反应时都有盐生成(其它物质省略),如图所示。请回答:

(1)若盐是硫酸钾,则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盐是氯化亚铁,则在已显示的变化中可以通过置换反应来实现的有______(填序号)。

(3)若盐是硝酸铜,由⑦来实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图中⑤处应补充的文字是_______(写一种,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钨(W)可做白炽灯泡的灯丝。用黑钨矿[主要含有FeWO4(钨酸亚铁)]制得金属钨(W)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其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①4FeWO4+4Na2CO3+O24Na2WO4+2Fe2O3+4CO2

②Na2WO4+2HCl(热浓)=H2WO4+2NaCl

③H2WO4H2O+WO3
④3H2+WO3 W+3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③属于分解反应 B. 反应①②③④的产物都有氧化物

C. 反应①④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 为加快反应的速率,可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江西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出大量金器、竹简、玉器和青铜器。某些玉器含有Al2O3,Al2O3铝元素显+3,青铜器上的铜锈可用酸洗,清洗后的溶液中含有铜离子

(1)用化学用语表示上面加点的文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列几种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竹简 B.棉花 C.塑料 D.青铜

(3)黄金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其外观与铜相似,常用灼烧的方法来鉴别它们,鉴别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①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

B. ②表示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C. 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 ④表示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家用普通干电池中含有的物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剥开电池时闻到氨味且发现有黑色物质。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氨味?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能闻到氨味说明含有铵盐(NH4Cl);黑色固体可能有铁粉、氧化铜或二氧化锰。

(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I.小聪取适量黑色物质与______________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嗅到强烈氨味,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观察到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

实验II.小敏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溶解,静置后______,取不溶物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

无气泡生成,溶液不变色

________________

2.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______溶液,向上述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_________________

黑色粉末中含有二氧化锰

(交流讨论)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含有__(填“氧元素”或“氧分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构成。(填“元素”或“分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所示。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_

②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_______

(3)辩证地认识物质

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为工业生产和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丰富的原料。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6O2+X,则X的化学式:____;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以二氧化碳和氨气(NH3)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同时有水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