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气体,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要能达到控制反应速度,需要选用的仪器和用品有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则二氧化碳从____(填导管的序号)进入。

(4)装置H中,向干燥石蕊试纸的a端滴入蒸馏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

(5)小明同学以废弃的“棒棒冰”塑料管为材料,制成的气体发生装置(各部分连接紧密后,如下图所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有:能控制反应速率和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答案】 锥形瓶 2KClO32KCl + 3O2 AD BEG CaCO3 +2HCl==CaCl2 + CO2↑+H2O m 试纸a端变成红色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控制反应的停止和发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据图可以看出,①是锥形瓶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 + 3O2;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排水法,所以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气体,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AD

(3)注射器可控制液体滴加速度,能控制反应的速度。要装配一套“控制反应速度”的气体发生装置,可用BEG;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 +2HCl==CaCl2 + CO2↑+H2O;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空气法收集,采用C装置是应从m端通入CO2

(4)二氧化碳本身不呈酸性,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呈酸性,所以试纸a端变成了红色

(5)通过挤捏或放开塑料管,可以控制液体与固体的接触或分离,可以控制液体与固体的接触或分离的速度。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有:能控制反应速率和控制反应的停止和发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合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3)如图二所示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___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 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 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C. 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D.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由下图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3)将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

(4)在t1℃时,将20 g A物质加入到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再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最新消息,鲁南高铁临沂段将于2019年底建成开通,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坐上高铁出行了。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修建高铁所需大量钢铁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冶炼而得,写出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雨后的铁轨表面易产生少量的锈迹,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3)高铁钢轨采用无缝焊接,其反应原理是铝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得到熔融的铁与另一种氧化物,该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铁、铜外,还需要一种试剂,你选择的试剂是_____(填序号)。①AgNO3溶液 ②CuSO4溶液 ③Al2(SO4)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乙大。

B.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t2℃时,将40克乙置于100克水中充分溶解,乙溶液达到饱和

D. t2℃时乙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质乙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仪器①和②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4)选用F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立即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该固体变质情况进行探究。

.固体的成分分析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NaHCO3

CaCl2溶液的pH=7

③碱石灰是CaONaOH的混合物

【提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只有NaOH

猜想Ⅱ:固体全部变质,只有Na2CO3

猜想Ⅲ:固体部分变质,是NaOH Na2CO3 的混合物

【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小聪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由此他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组内其他三位同学分别取小聪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

同学

小钱

小徐

小陆

实验操作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

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实验结论】小钱、小徐的实验中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仍是红色,于是他们都得出猜想Ⅲ正确。

【反思评价】()老师指出,仅凭小钱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想Ⅲ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小徐的结论推测小陆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中各成分含量

【提出问题】如何测定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进行实验】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小陆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 I中反应前后B的质量差,再通过相应计算,就可测定Na2CO3的纯度,小组内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钱同学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设计了装置II。请分析:装置IIA的作用_____________;若无装置C,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偏大偏小无影响”)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称取10g样品于圆底烧瓶中,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增重2.2g,请你计算出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反思评价】()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除了因为空气中有二氧化碳,还因为___________

()若将上述5g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溶解在45g水中,得到的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______10%(大于小于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综合利用海洋资源

(1)综合利用海洋资源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图是某设计院设计的综合利用海水的流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1)步骤①是从海水中获得淡水的过程,工业上常采用的方法是膜法或多级闪急蒸馏法,分别是利用了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______________不同进行分离。证明所得淡水中不含氯化钠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中某种离子交换膜可以使带一个单位电荷的离子透过。从而除去浓海水中的Mg2+SO42Ca2+,若用化学沉淀法依次除去Mg2+SO42Ca2+,需要的三种离子分别是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3)过程③是氨碱法制纯碱的一个流程,需要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加入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④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氯化钠,而不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溶液A中含有的氯化钾,可作为肥料,当农作物________(填序号)时可使用。

A.叶色不浓绿 B.茎杆不粗壮 C.根系不发达

(5)如果要充分利用海边的贝壳资源,过程⑤生成氢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

(6)2017518日,在我国南海海域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

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如图),甲烷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空隙中,无固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因此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混合物”)

②可燃冰中的甲烷属于_________(选填有机物无机物”)。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_________________

A.可燃冰存在于低温与高压环境,稳定性较差。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易导致大量气体泄漏,会加剧温室效应

B.可燃冰是高效、资源量大的优质能源,开采可燃冰对我国能源生产有重要价值

C.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6002000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较为分散,目前开采难度很大

D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

E.可燃冰与煤、石油等能源相比,是绿色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

(7)海洋为我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材,海带富含的_______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