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②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③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

④反应后原子个数变少了

A. ①② B. ②③ C. 只有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和物质的分类分析。

根据题目所给示意图可知微粒参加反应的情况为,参加反应的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故①错误;参加反应的有两种分子,每种分子中有两个,故个数比为1:1,故②正确;参加反应的有四个分子,反应后就三个分子,故反应后分子个数减少了,故③正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也不会改变,故④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打开止水夹后看到 _____

(2)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

(3)小兰同学用上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止水夹应________(填“关闭”或“打开”),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填两点):①_________;② ___________ 小明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流向广口瓶的水多于1/5,则可能的原因是(选填序号)____①红磷燃烧时,弹簧夹未夹紧②装置漏气③红磷的量太多

(4)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右图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45mL)。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上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 (填序号)。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

(6)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7)启示:通过实验,我们还可知道氮气的物理性质_______和化学性质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离不开水,我们可以从组成、结构、性质等角度认识水。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中的电源是交流电源,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B. 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该反应中不变的粒子是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

D. 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数量关系是Va=2V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最为_______,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

(2)图中A、B、C、D属于_______种元素的粒子;

(3)C粒子的元素位于第_______周期 。

(4)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 (填序号,下同);

(5)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

(6)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的是________

(7)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_,其离子符号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气和氯气的混合物在光照或点燃的条件下发生爆炸,生成氯化氢,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B. 此反应过程中只有物质变化,没有能量变化

C. 在任何条件下,H2 和 Cl2 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D. 氢气、氯气、氯化氢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x表示____;y表示____

(2)当x=12时,y=___

(3)当x=17时,该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y=____

(4)当x=13时,该粒子易____电子,变成带____(填“正”或“负”)电荷的____(填离子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上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装置序号,下同),请写出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时,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甲烷气体,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_(在“C、D、E”中选择)。

(4)下列图像表示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趋势,其中能正确反应变化关系的是________

(5)走进实验室,寻找新的催化剂。

(提出问题)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I

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红砖粉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II

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分离出红砖粉,洗涤、干燥、称量

B试管又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滤渣的质量等于ag

红砖粉末的__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发生变化,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III

两支试管中均产生气泡,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砖粉末的催化效果没有二氧化锰粉末好。

(拓展应用)

①实验中用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若用1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来配制,加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

②已知硫酸铜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向101.2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2g硫酸铜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则生成氧气 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请看图回答问题: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

(2)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

(4)将D中液体倒入试管中,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法一:向试管中滴入 溶液

无色液体变白色浑浊

溶质中一定含有

碳酸钠和

方法二:向试管中放入镁条

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