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考试结束后,小明在帮老师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忘记盖上瓶塞了,他对溶液是否变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2:该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3:该溶液完全变质

方案讨论

为了验证猜想2和猜想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提出了如下方案:

甲:取少量样品溶液,向其中滴入酚酞溶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2成立,否则猜想3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行,原因是:_____

乙:取少量样品溶液,向其中滴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再滴入酚酞,根据不同的现象来判断猜想2或猜想3成立,同学们还是认为此方案不行,原因是:_____

丙:取少量样品溶液,向其中滴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再滴入酚酞,根据不同的想象来判断猜想2或猜想3成立,同学们分析认为此方案可行。

实验操作

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步骤一: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_____产生

猜想_____不成立

步骤二: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向上清液中滴加酚酞

_____现象

猜想_____成立

反思与交流

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_____(用方程式表示);所以保存氢氧化钠必须_____

2)实验操作步骤一中用稀盐酸来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需加入足量或过量稀盐酸的原因是:_____

3)实验操作步骤二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原理是_____(用方程式表示)。

【答案】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会引进氢氧根离子,干扰氢氧化钠的检验 有气泡产生 猜想1不成立 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颜色变红或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颜色不变色 猜想2成立或猜想3成立 2NaOH+CO2==Na2CO3+H2O 密封保存 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同时存在时,加入盐酸要先与氢氧化钠反应,若加入盐酸的量很少,溶液中有碳酸钠也不会产生气泡,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将碳酸钠完全除去 BaCl2+Na2CO3===BaCO3+2NaCl

【解析】

方案讨论:
甲:由于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取少量样品溶液,向其中滴入酚酞溶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2成立,否则猜想3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行,原因是: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乙:取少量样品溶液,向其中滴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再滴入酚酞,根据不同的现象来判断猜想2或猜想3成立,同学们还是认为此方案不行,原因是: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会引进氢氧根离子,干扰氢氧化钠的检验。
实验操作:步骤一:由于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步骤二:要证明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应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钡等将碳酸钠除去,再用酚酞试液检验溶液是否显碱性,所以实验如下:

反思与交流
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2NaOH+CO2Na2CO3+H2O;所以保存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操作步骤一中用稀盐酸来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需加入足量或过量稀盐酸的原因是: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同时存在时,加入盐酸要先与氢氧化钠反应,若加入盐酸的量很少,溶液中有碳酸钠也不会产生气泡,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3)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现碱性,干扰了氢氧化钠的检验,所以实验操作步骤二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将碳酸钠完全除去,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原理是:BaCl2+Na2CO3BaCO3+2NaCl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_____℃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50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t2℃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钾的方法是_____

(4)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然后降温至t2℃,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对于溶液a和溶液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质量ab C.溶质质量ab

D.溶剂质量ab E.溶质的质量分数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微粒结构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③是非金属元素B. ②③的性质相同

C. ②③都是离子D. ②④属于同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量的H2SO4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的有关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 g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锌样品,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80.5 g,同时生成氢气0.4 g。试计算:

(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2)完全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到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许多化学反应都伴随着明显的现象。但也有一些观察不到明显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的明显现象是

2CO2NaOH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一盛满CO2气体的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迅速塞紧橡皮塞(胶塞中插有一下端系小气球的玻璃管)。然后振荡锥形瓶,会观察到小气球逐渐胀大,其主要原因是

3)盐酸与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也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前,应先向NaOH溶液中滴入少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由于H7N9病毒来袭,导致近期赣州关闭了活禽市场。临床试验数据证明,抗流感新药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对H7N9禽流感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下列有关帕拉米韦(C15H28N4O4)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帕拉米韦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 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8:4:4

C. 帕拉米韦由15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和4个碳原子构成

D. 帕拉米韦中_____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溶液可能含CuSO4HClMgCl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aOH2溶液,反应中加入的BaOH2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生成的沉淀是__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2)某同学说该溶液中一定没有CuSO4,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a中溶液含有_____种溶质。

(4)原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