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表示四种液体或溶液中存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粒子个数不代表实际粒子数目关系)

请回答。

(1)在烧杯A、B、C中分别滴入2-3滴酚酞溶液,烧杯______(填字母编号)的溶液变红。

(2)若烧杯D的溶液是另取一定量的烧杯B、C 中的溶液混合后得到的,再向其中滴入酚酞溶液不变红,小明推断是氢氧化钾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了。小红则提出该推断_____(正确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D 中水分子的数目一定______(大于等于小于”)烧杯B、C中的水分子数目之和。

(3)四个烧杯中能证明使酚酞变红的粒子不是K+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依据烧杯A、B、C中滴入酚酞溶液后的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酚酞溶液遇液体或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B 不正确 盐酸过量也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大于 D/BD 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数目大于氢离子数目

【解析】(1)A烧杯中所含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数目相等,故溶液中不含有多余的氢氧根离子,故加入酚酞后溶液不变为红色;B烧杯中是在水中加入了氢氧化钾,故溶液中有多余的氢氧根离子,故加入酚酞后,溶液变为红色;C烧杯中加入了稀盐酸,溶液中有了多余的氢离子,故溶液显酸性,故酚酞不变红;B烧杯中加入了氯化钾,溶液仍然显中性,故酚酞不变色故选B。

(2)BC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溶液不变为红色,只能说明溶液不显碱性,可能是中性,也可能是酸性,故不能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了;故该推断是错误的;

B烧杯中的氢氧根离子与C烧杯中的氢离子反应能生成水,故水分子的数目一定增加

(3)B中加入了氢氧化钾,溶液变为红色,而D中是向水中加入氯化钾后溶液不变色,故BD能说明使酚酞变红的粒子不是K+,而是氢氧根离子;当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大于氢离子的浓度时,多余的氢氧根离子可以使酚酞变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10克8%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1)A点溶液的溶质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所用的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_______

(3)如果配制100克该稀硫酸所用图中浓硫酸的质量为10克,则图中盛浓硫酸试剂瓶上的标签(已破损)的溶质质量分数应填上___________%。

(4)图中的浓硫酸多次使用后,发现浓度变小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块油污抹布分剪成相等的四块后,分别浸泡于等质量的溶有少量洗涤剂的冷水和热水中,其中C、D分别再滴加同一品牌的洗涤剂各5滴。

(1)10 min后捞出抹布,用清水漂洗干净,并进行比较,________杯中的抹布最干净。原因是_____

(2)从上述实验得到的启示中谈谈在家清洗餐具时应如何做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3个钾原子_________;2个氮分子__________

⑵下图是铝的结构示意图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图,则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____,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同学为了弄清即将维修的沼气池中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收集气体】将不加盖的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绳吊入池中,再用木棍拨动使瓶中的水全部倒出(见图),然后迅速拉起矿泉水瓶,盖上瓶盖。

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____集气法。

对气体猜想】猜想Ⅰ:全部是CH4猜想Ⅱ:全部是CO;

猜想Ⅲ:全部是CO2猜想Ⅳ:是CH4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

⑴若现象a”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中含有_____气体。

⑵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注水装置应选下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

⑶若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Ⅰ或Ⅳ成立,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取⑶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现象a、b”为无明显现象,现象c”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猜想_________成立;若现象a、c”均为石灰水变浑浊,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则证明猜想__________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次用餐中,同学们对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对其成分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①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②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①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②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按下图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此结论_____________(选填合理不合理”).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于试管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实验并结合资料得出氢氧化钠已变质。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步骤(2)烧杯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①滴入__________,振荡,静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清液中还有碳酸钠

说明清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

______,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氢、碳、氧、钙、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A是一种红色固体,C是常见的金属,D有助燃性,A、B、E、F都是氧化物,G是含钙的化合物,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 — ”表示能相互反应。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物质E、G的化学式: _______ ________

(2)写出C、D发生剧烈氧化时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物质F可以是__________,也可以是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铜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图。(“→”表示能一步完成的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请写出X转化为Y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若反应③⑤连续进行,则用试管做实验时,反应⑤对应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出2)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图.

已知生铁的含碳量为 2%--4.3%,钢的含碳量为 0.03%--2%。

(1)反应:①Fe2O3+3CO 2Fe+3CO2 ②3C + 2Fe2O3 4Fe + 3CO2↑。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 ,用于高炉炼铁的原理是 _________(填序号)

(2)生铁属于 _________ (纯净物混合物”),其熔点比纯铁 _________(”),铁是由 _________ 构成的物质(分子”、“原子离子”)。

(3)炉渣中含有硅酸钙(Ca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___

(4)将钢锭轧成钢板,属于_________(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

(5)钢铁制品可能会生锈,写出用稀硫酸除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铁的活泼性大于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